深入浅析Go中三个点(...)用法

2025-03-13 02:10:00 其他教程 牛哥哥
‘…' 其实是go的一种语法糖。 它的第一个用法主要是用于函数有多个不定参数的情况,可以接受多个不确定数量的参数。 第二个用法是slice可以被打散进行传递。 实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name(1,2,3,4,5,6,7,8,9) //多个不确定数量的参数 var strss= []string{ "qwr", "234", "yui", "cvbc", } test1(strss...) //切片被打散传入 strss... 等同于 "qwr","234","yui","cvbc" } func name(args ...int) {//可以接受任意个int参数 for _, v:= range args{ fmt.Println(v) } } func test1(args ...string) { //可以接受任意个string参数 for _, v:= range args{ fmt.Println(v) } } 下面看下Go中三个点(...)用法,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众所周知,Go语言是严格类型语言,而开发的时候又遇到传入参数不定的情况,怎么办? 这里的三个点(…),就给我们编程人员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具体如下 在Golang中,三个点一共会用在四个地方(话说三个点的官方说法是什么?): 代码如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log" ) func main() { //multiParam 可以接受可变数量的参数 names := []string{"jerry", "herry"} //在数组文字中,...符号指定的长度等于文字中元素的数量。 stooges := [...]string{"Moe", "Larry", "Curly"} stoogxs := []string{"Moe", "Larry", "Curly"} strParam("jerry", "herry") strParam(names...) //通过append合并两个slice stoogxs = append(stoogxs, names...) fmt.Println(stoogxs) //标识数组元素个数,这里,...意味着数组的元素个数 log.Println(len(stooges)) nums := []int{4, 5, 6} stoogns := [...]int{4, 5, 6} intParam(1, 2, 3) intParam(nums...) //标识数组元素个数,这里,...意味着数组的元素个数 log.Println(len(stoogns)) } func strParam(args ...string) { //接受的参数放在args数组中 for _, e := range args { log.Println(e) } } func intParam(args ...int) { res := 0 for _, n := range args { res += n } log.Println(res) } 变长的函数参数 如果最后一个函数参数的类型的是...T,那么在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参数列表的最后使用若干个类型为T的参数。这里,...T在函数内部的类型实际是[]T. func intParam(args ...int) { res := 0 for _, n := range args { res += n } log.Println(res) } 调用拥有变长参数列表的函数 上面调用Sum函数时,是将变长参数分开写的。如果我们有一个slice,那么我们调用时不必将slice拆开再调用,直接在slice后跟...即可: nums := []int{4, 5, 6} intParam(nums...) 标识数组元素个数 stooges := [...]string{"Moe", "Larry", "Curly"} // len(stooges) == 3 这里,...意味着数组的元素个数: Go命令行中的通配符 描述包文件的通配符。 在这个例子中,会单元测试当前目录和所有子目录的所有包: go test ./... 到此这篇关于深入浅析Go中三个点(...)用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Go中三个点(...)用法内容请搜索M135模板网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M135模板网!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