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电影行业面临严峻挑战,全年票房同比下跌23%,行业公司普遍业绩下滑。上游投资公司和下游影院公司受冲击较大,亏损严重。然而,中影、阿里影业、猫眼娱乐等公司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稳定盈利能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电影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中国电影、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等公司成为行业翘楚,引领行业发展。然而,行业整体仍面临大盘票房下滑的困境,竞争愈发激烈。
2024年回顾:中国电影行业票房走低,行业翘楚竞争加剧随着2024年的落幕,中国电影市场的全年票房总额为5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3%。受市场疲软影响,电影行业整体面临困境,无论是上游的投资公司还是下游的影院公司,业绩普遍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在行业竞争中,只有那些参与上中下游业务、有效分散风险的公司实现了稳定盈利。目前,电影行业的竞争格局已趋于稳定,中小型公司在影市下行期纷纷被淘汰,甚至一些头部公司如华谊兄弟、北京文化也因资金短缺和项目失利而下滑至第第三梯队。在这场竞争中,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等少数企业仍保持第一梯队地位。尤其是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凭借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在电影售票端的垄断地位,成功切入中游发行和上游投资领域,成为行业新秀。行业困境:票房下滑,投资公司业绩承压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短暂反弹后再次进入下行期。票房下跌直接影响了上游投资公司和下游影院公司的业绩。光线传媒、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公司因项目亏损,业绩承压。光线传媒虽有多部电影上映,但仅《第二十条》一部电影票房大卖,其他影片票房均不及预期。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公司参投的影片中,只有少数票房较好,多数亏损。行业翘楚:中影、阿里影业、猫眼娱乐盈利突出掌握发行平台和资源的阿里影业、猫眼娱乐和中影等企业,受到的市场冲击相对较小,业绩稳定,表现突出。其中,中影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进口大片引进、发行权,业绩稳定;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则凭借在电影售票端的垄断地位,盈利能力较强。行业洗牌:阿里影业、猫眼娱乐挤入第一梯队经过几年的行业洗牌,电影行业的竞争格局基本确定。光线传媒、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等企业仍位于第一梯队,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凭借技术优势和业务布局,也成功跻身第一梯队。而横店影视、博纳影业、华谊兄弟、北京文化等企业则降至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2024年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票房下滑的困境,但行业竞争格局逐渐稳定。在存量市场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