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倡导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大型理论节目文耀中华聚焦此议题,探讨如何在网络空间中巩固主流思想舆论,营造良好舆论生态。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等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展现青年群体的积极风貌。主流媒体积极运用新技术,打造爆款融媒作品,扩大传播力。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为新闻舆论、社会治理和文明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持。网络成为汇聚民意、汇民智的重要平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
网络清朗,主流舆论引领融媒新风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的共同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应当天朗气清、生态良好,这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近期,大型理论节目《文耀中华》第七集《天朗气清》的播出,便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随着我国网民规模接近11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8%,网络已成为民众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在此背景下,如何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生态,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的走红,正是主流舆论在网络空间发挥作用的缩影。这些作品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艺术价值,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喜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认为,这是在互联网战场上掌握主动权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并强调互联网是把握时代主动权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不断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成为媒体人必须写好的“大”。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推出的融媒作品,如《新千里江山图》、《2021,送你一张船票》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认为,借力AI、5G等新技术,主流价值传播力的版图正在不断扩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也是新时代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江阴市、浏阳市等地的融媒体中心,在新闻舆论、社会治理和文明实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空间清朗,离不开每一个网民的努力。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海嘎小学,一群少年组成的摇滚乐队,通过网络勇敢追梦,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这种自立自强、生生不息的精神面貌,正是网络清朗的生动体现。互联网正在成为我们听取民意、汇民智、聚民力的重要载体。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蒲圪卜村的“互助性养老”话题,就是通过网络传播,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采纳。面向未来,我们要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写好用网治网大,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只有这样,才能让好的舆论真正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