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脑瘫患者的生活状况鲜为人知。电影小小的我通过讲述患有脑瘫的青年刘春和的故事,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影片展现了刘春和在追求独立、融入社会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以及家庭内部的关系复杂性。导演以平视的目光,细腻地描绘了刘春和的情感世界,打破了社会对脑瘫人群的偏见。影片还关注了脑瘫患者的性需求,挑战了传统观念,引发观众对弱势群体生存境遇的思考。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更是一面反映社会态度和自身偏见的镜子,促使我们反思并努力消除歧视,为弱势群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小小的我》:描绘脑瘫青年的真实生活与成长轨迹在我国的600万脑瘫患者群体中,他们的生活往往隐藏在公众视野之外。长久以来,社会对脑瘫的认知偏差和偏见,使得这一群体鲜有人关注。然而,《小小的我》这部电影,以平视的目光,真实地描绘了患有脑瘫的青年刘春和的生活,展现了他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成长。电影讲述了20岁的刘春和在暑假期间的生活。由于肌肉张力异常、姿势控制不良等身体障碍,刘春和的生活充满挑战。他渴望融入社会,找一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现实却给他设下重重障碍。当他去培训机构应聘教师、在咖啡店求职时,均遭遇了冷遇。家庭内部的关系也为刘春和带来了复杂的情感体验。母亲陈露对他的爱既深沉又纠结,一方面因生产时的意外导致刘春和患上脑瘫而自责,另一方面又因付出巨大的牺牲而矛盾重重。而刘春和也有“自弃”的时候,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独立的追求。电影以细腻的笔触,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完美母亲”的神话,承认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情感需求。这为重新审视家庭内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尽管刘春和的生活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但电影始终以平视的目光展现他的成长轨迹。易烊千玺完美诠释了刘春和,让观众看到一个普通年轻人的成长轨迹,只不过他的成长道路更加曲折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在探讨刘春和的生活时,并未将其塑造成一个需要同情或怜悯的对象。他得到外婆深沉、无私且完整的爱,他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渴望被认可,也希望满足外婆的心愿。电影还平视了刘春和的情欲。雅雅的出现,让刘春和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情感波动。电影以此平视脑瘫人群的情欲需求,也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展现社会对于脑瘫人群的一种普遍态度——好奇但不愿真正走近。《小小的我》不仅是一部关于脑瘫青年个人成长的电影,它还像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真实态度和我们自身的偏见,促使我们反思并努力消除那些阻碍他们融入社会、获得幸福的障碍。这部电影温柔又高贵,为我们展现了个人尊严的重要性,以及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核心指标:弱者的生存境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