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口秀这东西,在咱这儿玩了好几年了。从《脱口秀大会》到《吐槽大会》,再到后面那些名字花里胡哨的节目,看着是换了一拨人主持,形式也改来改去。都琢磨过,说这脱口秀能不能当个踏板,一步登天混进圈里?或者,它就是个赚钱的法子,够你攒点钱花花而已?呼兰那小子,以前说过一句挺扎心的话。他说,《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这类节目,办一季,总能把台下几个老姑娘给捧红,跟着影视剧资源、节目邀请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啦啦往他们身上砸。可脱口秀出来的那帮演员呢?就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脱口秀大会》冠军给拿下了,回到现实,多数还是个普通人,该没资源还是得没资源。就拿呼兰自己说他当年拿下第五季冠军那会儿,眼睛都亮了,觉得这辈子到顶了,影视资源该像潮水一样涌过来才对。节目搞到第八年了,他还在《脱口秀大会》初赛里,跟一个刚出来的小年轻毛豆打擂台。这一幕看着挺逗,但也觉得,嗨,真是个笑话。实际上,真要论从脱口秀里直接跳出去,混成社会顶层那帮人,压根儿不是《脱口秀大会》那些冠军,也不是后来那个叫《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改名的漫才兄弟组合,反倒是第三季、第四季那个第四名的李雪琴和徐志胜。先说李雪琴,这姐们儿资源是真是**。综艺这块儿,她在何炅坐镇、稳得跟铁打一样多年的《你好!星期六》里头,是常驻嘉宾,就她那口才和脑子,在那儿是独一份儿。鹅厂自制的那个居家访谈节目《毛雪汪》,她也跟毛不易搭档了四年了,节目请的嘉宾越请越厉害,赞助商也牛,看得出来人家是真有本事。李雪琴还跑《五十公里桃花坞》里头当常驻嘉宾。虽然那节目口碑从第二年开始就往下走,今年都到第五季了,播的时间还挺尴尬,在周周三这种非黄金档,但这姐们儿愣是没走。她还在《女子推理社第二季》里头演,马上还有个叫《姐姐妹妹抓娃娃》的衍生节目要播,看得出来她在综艺这块儿是稳扎稳打,越走越宽。影视方面,她虽然是学脱口秀出身,但也能拿出几部像样的作品来。贾玲导的那部《热辣滚烫》,里面她和乔杉演的那段情侣戏,到还被人当经典念叨。她在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里跟任素汐搭档,就凭这部剧,她在2023年微博电影之夜拿了个“年度新锐演员”奖。看看她豆瓣上待播的综艺和影视作品,那数量,真是看得眼红,这叫一个名利双收,阶层跃迁坐实了。***徐志胜那边,星途就灰扑扑不少。综艺这块儿,他除了在《萌探探探案》第四季和《五十公里桃花坞》从第二季拍到第五季当常驻嘉宾,多数时候就是去别的节目里当个飞行嘉宾,*没啥很出圈的**。他当年靠着《脱口秀大会》第四季里那独一份儿的山东口音,还有“吾与鹿晗孰美”那个梗,一下子就火遍了,成了的顶流。可那热度没过几天就没了。徐志胜在选综艺这块儿,倒是挺有想法,从“鹿晗”一级跳到“黄子韬”二级跳,再到“汪苏泷”三级跳,鹅厂甚至给他们仨搞了个真人秀叫《团建不能停》,可到头来,还是得回《五十公里桃花坞》里演,观众*就那样,没什么基础。影视方面,《庆余年》的制片人给了他一个小角色,可那剧后来口碑不行,加上他口音在那儿,台词功底又一般,被网友喷“演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他自导自演的那个《侠客行不通》,豆瓣评分才4.2分,评论区全是骂的,说这小子是趁着热度出来捞钱的,剧组拍得跟垃圾似的,看着就憋屈。徐志胜*没辙了,只能又跑回《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底层节目里去,毕竟影视资源断了,综艺资源也渐渐没了。***李雪琴背后那帮搞制作的、搞宣传的,就靠着她那句“都对”,把流量给喊来了,让她一下子就从脱口秀圈里跳了出去,然后顺势拿下了更高级别的资源,没让自己继续在那个圈圈里转悠。事实验证,人家这路子走得太对了。反过来看,那些一直闷在脱口秀圈里头的老炮儿,像王勉、庞博、杨笠、王建国这些,早就没人知道了。以后这脱口秀要是还靠“搞对立”、“拉踩”、“骂爹”这些招数**人,**也不好好打磨,不创新,在内娱这地儿怕是混不下去了。得真把**给做扎实了,这脱口秀才能挺直腰杆,好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