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德福听上去有点土,老气横秋的,在《父母爱情》里就这么个形象。可要是说回刘静老师写的那本原著,江德福跟剧里那是两码事。在原著里,江德福的爹长得帅,脑子也灵光,啥都学得快,适应能力强。鲁北老家那穷日子,*没把他身子骨给饿垮。一米七八的个头,流行的中分头,水一抹就服帖了。口袋里常年插着支英雄钢笔,说明他爱学习,不外行。进城里才两三年,跟城里的小伙子混得有模有样。可剧里为啥看他土气?主要还是因为梅婷太漂亮了,两人站一块儿,颜值上差距太明显,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江德福老土。但原著里,江德福可活跃得很,特会来事儿,啥新事物一学就会,很快就加了城市生活。他和安杰虽然出身不一样,可日子过得挺顺,两人也互相进步,这跟江德福不守旧、能跟上趟儿有啥关系。江德福这学习本事,原著里写得明明白白。舞会上一眼相中安杰,让杨书记当媒人。安杰故意考他,写地址,江德福字儿写得少,*没趴下,使劲练,还真练出来了。安欣一夸,安杰也更有底气了,最后俩人就成了。他不光学习行,还很大气。安杰那点小把戏,他没生气,反而知道自己哪儿不行,就改。这也是他能跟安杰过成这么好日子的根本。工作能力也一样,原著里写得挺细。看书记得快,一闭眼就记住。开会做报告,能引着伟人原话,说得头头是道。他还会来事儿,说些农村里头的俏皮话、歇后语,把大伙儿都逗乐了。安杰为啥后来爱上江德福?跟他那场报告会关系很大。刚开始,她跟江德福处对象,纯粹是慑于领导的面子。可听完报告会,想法就变了。江德福台上不说自己,光讲战友们怎么英勇,这人品儿,安杰觉得特靠谱,觉得这种男人能给她幸福。江德福对安杰,不光自己护着,还护着她家里人。舅舅姨妈出身不好,填那些政审表,除了外祖父那栏填外逃台湾的,其他啥关系都填江德福。有他在,就踏实。他还给舅舅家的表哥表姐找部队机会,入党、提干、上大学,都安排了。对姐夫欧阳懿,虽然是右派,他*没疏远,还体恤。安杰没提醒他欧阳懿的情况,他还怪安杰不近人情,嘱咐她以后别喊欧阳懿老欧,得尊重人。看着大大咧咧,其实江德福心细着呢。家里人,他都惦记着。也能动用关系给人家帮衬。安杰能不感激吗?她能不把家当回事吗?能不温柔耐心吗?这种婚姻,能不幸福吗?能不美满吗?男同志们,要想老婆爱你、爱家、对你好、对孩子好,你就得给她营造好环境,爱她的家里人,爱她的让她觉得有你在,她有底气,有依靠。你想让她不爱你都不行。有人说《父母爱情》把日子美化了,是女儿回忆爸妈,带着滤镜,所以不少难受的事都给省了。可我觉得,它写出了普普通通夫妻那点珍贵的东西。剧里的人,啥都有的,但***是真真切切的爱和暖。就是这些爱和暖,让**世界有温度,有光亮。这也是《父母爱情》能成原因,毕竟大家心里都盼着点美好的。美好,就像江德福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