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汀·塔伦蒂诺,这人他说过一句:“牛——x!”这话是对《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说的。2001年,他包装了一下,让这部电影在北美上映,票房搞到1500万美元。这部电影,当年在1993年香港上映票房口碑都不咋地。导演是袁和平,编剧徐克(监制)、张炭等,主演于荣光、甄子丹、王静莹、曾思敏这些。1977年还有一部《铁马骝》,陈观泰导演并主演,倪匡编剧,讲的故事跟这部差不多:开个百草堂的杨天淳,见官吏腐败,晚上就变身“铁马骝”劫富济贫。后来遇到黄麒英、黄飞鸿父子,不打不相识,最后一起跟官府干。“马骝”是广东话,就是“猴子”,正确读音是“马喽”。所以**片名对内地观众来说有点懵,看的时候才能明白。就管它叫“铁猴子”吧。先说几个有意思的地方:于荣光,他在社交平台上跟大家讲古,提到演这部电影时候的事。当年袁和平等人看了他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的表演,觉得不错,就演“杨天淳”。演少年“黄飞鸿”的是个女孩子,叫曾思敏,10岁就学艺,演完这部片子就没再演别的影视剧,是个香港警察。甄子丹在1990年代被好多动作巨星盖过了风头,他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里演“纳兰”,好像被恶趣味了一下,在《铁猴子》里演“黄麒英”,当了一回黄飞鸿的“爹”——*解气的,上一部你杀了我,这一部我当你爹。演“小兰”的是台湾模特王静莹,她在90年代的《黄飞鸿》系列里演过两次“十四姨”,还跟于荣光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里合作过(没对手戏),后来消息不多,最近好像要参演电影《鳄鱼》。已故的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在这部里演县官,贪财好色,演技不差。演少林叛徒“衍空和尚”的是任世官,他早年在片场跑龙套,出身武学世家,父亲任雨田是中国最早的武术指导,特质跟内地的武术演员计春华有点像,越老越有劲儿,从60年代打到90年代,《黄飞鸿之壮志凌云》里的“严振东”,《鹿鼎记之神龙教》里的“冯锡范”,《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的“任我行”,《东方三侠》里的“公公”,都是他演的。衍空和尚身边的左膀右臂,一个女武行李晖,一个男武行小侯,网上资料不多,只在后来的纪录片《龙虎武师》里出镜,知道李晖在香港开了个武术培训班,《龙虎武师》里她说“***(武师)拍着拍着就没了”*印象的。演县官“姨太太”之一的张凤妮,以前是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演员,也参加过1987年香港小姐竞选,演过《天地男儿》等多部港剧,不过大多是配角。因为脸熟,所以在众“姨太太”里*扎眼的。再说回徐克,当年拍完《黄飞鸿》系列第三部《狮王争霸》后,李连杰那边出了点问题,然后另一个年轻人走进了徐克的视野,那少年叫赵文卓……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好手”聚在一起,为什么《铁猴子》当年票房不行呢?原因:IP太泛滥,创作太饱和,观众看腻了。90年代初,《黄飞鸿》系列火得不行,香港人拍,内地人也拍。《铁猴子》前后,出现了《黄飞鸿之鬼脚七》《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还有《黄飞鸿对黄飞鸿》《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这些恶搞片。这边徐克他们还在想新故事,那边就有人开了无双,疯狂刷**IP。“黄飞鸿”也不是漫威DC那类人物,不存在版权问题。等到徐克用赵文卓演《黄飞鸿之王者之风》(1993年)和后来的《黄飞鸿之龙城歼霸》(1994年)时,市场反应已经不热烈了,加上李连杰退出,IP就凉了。到了1997年,李连杰又回来了,演《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不要说**IP,香港功夫片也式微了,整个市场还能**观众的大牌就剩下成龙的动作喜剧(成龙也演过《醉拳》版的黄飞鸿,还是动作喜剧)。《铁猴子》跟徐克主导的《黄飞鸿》系列比,立意上不再以“黄飞鸿”本人为视角,不站在晚清的风云间看家国大义。它以“杨天淳”为主角,黄家父子只是介入一场“官民斗争”的陪客。在《铁猴子》也只是“黄飞鸿”系列的番外。那么昆汀为什么看中它呢?打戏精彩。在袁和平的主导下,《铁猴子》还是**出香港武行的高水平功夫视效,杨天淳跟黄麒英、杨天淳跟黄飞鸿、杨天淳跟衍空和尚、黄氏父子跟衍空和尚、杨黄联手跟衍空和尚、小兰跟左膀右臂之间的打戏,还有捕快神爷(袁信义 饰)跟爪牙龙套之间的打戏设计都*巧妙的,后人形容为“每一帧都眼都花了”。**火木桩大战,少林叛徒衍空和尚被杨黄合击,三人踩木人桩的打法全程紧张刺激,分分钟都有堕入火海的危险。甄子丹版的雨伞棍法和佛山无影脚,跟李连杰版相比也不差。衍空和尚本身是反派,他问杨天淳为什么“做贼”?杨天淳说“世上没有贪官,自然*没有铁马骝”有点微言大义。跟后来周星驰版的“苏乞儿”反问皇帝“丐帮子弟有多少,是了算”有点异曲同工之妙。至于感情戏,《铁猴子》的**手法比《黄飞鸿》系列收敛——小兰出身烟花柳巷,欺凌。后来被杨天淳救了,成为他的药师助理。后来知道他“铁马骝”的身份后,更一心支持他。两人同框也有意思:杨天淳在,小兰的眼睛就一直盯着他。但影片没给出“明示”,观众看了都懂。然后影片把精力放在几位正反派PK的主线上。再说回“黄飞鸿”**人物,他在香港功夫片里的经典之外,还有一层意味:徐克、袁和平,乃至王晶等,在90年代拍的黄飞鸿系列和《新少林五祖》(其中**了“洪门”的创立)等,基本都延续了岭南民间对清王朝的看法,包括后来电视剧版的《黄飞鸿》(赵文卓、邵美琪主演)也遵循了徐克的家国观(实际上是粤区传统):复明不复明地另说,反清是要反的。只因这朝廷……受不了。后来在剧版《黄飞鸿之理想年代》中,黄飞鸿剪掉辫子,穿中山装率先表态,就是一种式的符号,延续了**人物被民间赋予的意识,即“眼见民不聊生,只能以身护国”的**。而在《铁猴子》里,影片以少年黄飞鸿回眸作为定格,粤语童声唱的《男儿当自强》为落幕,则可当作是这位晚清佛山人的历史记述。以上,或许也是今人视野下《铁猴子》被拾遗是如何产生的。拳脚之外,自有精神传承。如功夫本身。2020年,纪录片《龙虎武师》上映。《铁猴子》里的大多数演员都出镜了。李晖以女性视角看武行和香港功夫片的历史时,说出那句“***消失了”。元武则说“那都是用命换来的啊!”一句话,道尽了昔日荣光背后的痛苦与自豪。无论古今中外,被看重的从来不是吹吹拍拍和拍马屁。昆汀,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