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范闲跟叶灵儿聊起,怎么知道的王十三郎。叶灵儿就直说了,她哪能瞒过王十三郎再过几天,庆帝肯定也知道,他在草原上瞎掺和了。王十三郎是在大东山知道的。没几个人知道他当过范闲半年的手下,但军里***都知道,监察院以前有个狠人,大东山造反庆帝被围在山顶上,上杉虎带着征北军亲兵营攻山,禁军被打得丢盔弃甲,要不是王十三郎守着山门,早被冲破了。那会儿,王十三郎给庆国军队的人留下印象太深了,所以他就出名了。上杉虎当年都说过,王十三郎这种愣头青要是在军里,肯定是个猛将。叶灵儿还跟范闲说,有人说在山上,王十三郎还接了叶流云一掌。那天,王十三郎给庆国军队的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他*就出名了。过了几天,王十三郎总算是醒了过来。范闲*高兴,但更直接地问了一个问题,王十三郎作为东夷城的以后这么替他卖命,**是为了什么?王十三郎想了半天,才说了一个答案,师父不行了。四顾剑的死,大家都猜到了,甚至两年前就该死了,只是谁*没想到,他能硬撑了两年。**答案,让范闲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那就是必须马上决定东夷城将来的路,要怎么走才行。王十三郎**来西凉路帮范闲,就是四顾剑安排的。王十三郎还提醒范闲,四顾剑想在临死前见范闲一面。范闲知道庆帝**不接手东夷城,但四顾剑已经把这件事安排好了,那就是明年春天开庐,邀请各地宾客来见礼,这也是逼着庆帝让范闲来接手东夷城的事。范闲也知道四顾剑是怎么想的。那些宾客里,同样有北齐的人。庆帝若不让范闲去的话,就没有一个能在北齐贵人手里抢下东夷城,尤其是四顾剑主动邀请范闲,庆帝肯定不**换别的人。范闲也暂时答应了下来,但东夷城的事,还是要跟四顾剑**见完面才能确定。这时候王十三郎好像心不在焉,一直盯着窗外。范闲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发现叶灵儿正坐在暮色里,*寂寞的。王十三郎的目光也*柔软,也*寂寞的。他轻轻地说了一句,这位姑娘*寂寞的。范闲提醒他叶灵儿的名字,还提醒他叶灵儿是自己徒弟,甚至提醒他,他昏迷这几天,都是叶灵儿在照顾他。王十三郎就这么痴痴地看着叶灵儿,范闲也不打扰他了,就离开了房间。西凉路这边的事差不多处理完了,他给草原制造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定州范围内的奸细,也被邓子越带人处理得差不多了。只是没想到,一封从京都来的密报,瞬间就火冒三丈。这封密报是通过抱月楼送来的,说是大皇子要纳侧妃的事。本来这种事*正常的,但密信里说,**纳侧妃是宫里定的,大皇子事先一点都不知道,他*反对的,已经进宫跟庆帝吵了两次。范闲知道大皇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大皇子*识大体,但在涉及到王府家事上,他***犟的。再加上他和大王妃感情*好,怎么**同意宫里再指婚呢?**给他纳侧妃,也是庆帝准备了*久的事。庆国京都谋逆的事平定后,庆帝也对大皇子*疼爱的。但庆帝准备的事,并不是把大皇子调到边军当实权大帅,暗中准备让大皇子纳侧妃,只不过大皇子一直犟,这件事才没真正露出来。庆帝为了以后的战事,断然不**让长子,被一个北齐的女人管得服服帖帖的。以后的北伐,大皇子也是当先锋的最佳人选,所以庆帝纳侧妃,是为了以后找个理由把大皇妃废了。但庆帝*没想到,大皇子一直犟,不同意这件事。这让范闲又有点担心大皇子和庆帝之间的关系了。并且在密信里还提到,庆帝跟宁妃商量过后,准备绕过范闲回到京都劝说大皇子,密旨还有几天才会传过来,这让范闲*头疼的。毕竟当初北齐大公主嫁给大皇子,就是他当的主婚使,又要来当破婚人?这种事他怎么能干得出来?范闲把这件事提醒影子后,影子也说他这只是小事,别太操心,但在范闲看来这可不是小事。老李家的这些男人一个比一个犟。要不是庆帝死了两个儿子,和京都平叛大皇子也是一大功臣,恐怕就冲撞他的事,早就让庆帝直接砍了他了。要知道庆帝对大皇子的偏见一直*存在的,这才在平叛之后,念及宁才人之功之德,又顾及大皇子的颜面,把宁才人封为了贵妃,不然她这辈子都只能是个才人。只是范闲要怎么不要掺和到这件事里呢?王十三郎和叶灵儿的感情,又是怎么开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