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奇艺**《姐姐当家》,第一期我看得是真上头,一集接一集加着看,非要把剧情看完不可。可到了第二期,看着看着就有点提不起劲了,心里头突然就空落落的,不想再看下去。这跟节目本身好不好看可没关系,纯粹是我自己最近心思活络了,更想扎进现实生活里去。以前我老爱泡在网上看各种资讯,追这追那,对那些网上说的什么宏大道理啊、什么人生框架*感兴趣的。可不知道怎么回事,对这些玩意儿突然就不感冒了。真实的生活,它就是这么,这么复杂,哪里是几个网络词汇就能说清道明的?我就喜欢跟身边人打交道,发生些实实在在的故事。老是盯着网络,人**会**有点抽风。好比《姐姐当家》里董璇和王琳那事儿,网上吵得热闹。就是网络把人心里头那点七上八下的恐惧给放大了。大家不把自己当个人看,直接就往某个框框里头套,越套越害怕。王琳吧。她和儿子那段对话,在网上被人说成是综艺史上最沉默的几分钟。**怎么回事呢?*没啥大事儿,就是王琳儿子出国念书了,想自己多待会儿,所以一周就想着跟妈妈通一次电话。人家是普通人,自己琢磨着,跟妈妈打电话那点事儿,别让大伙儿在电视上看见。录节目的时候有镜头对着,儿子就有点不乐意。王琳一看,立马就伤心了,**也*没面子的。她觉得自家本来就住,都是自己,已经*克制想念儿子了,一周就通一次电话,儿子还不配合。她觉得自个儿那么爱儿子,儿子怎么就不念着她呢?我倒是觉得,王琳心里头惦记的,是——这样一来,人家***会觉得她儿子不爱她了。她太想要爱了,也太想要让别人觉得她在被爱。还真应了王琳的担心。**倪萍年纪的人,她们就很在乎孩子对父母那点哪怕装出来的“热闹”,因为她自己都快老了,怕孤单怕没人照顾。所以倪萍直接就说她儿子不懂事。可现场好多年轻人,还有王子文,都觉得王琳是把所有情感都压在孩子身上了。我觉得王子文说得王琳很想要骨子里的亲密关系。网上那些吵的,有人说单亲妈妈把所有情感都给了孩子很正常,要求孩子回报情感有啥难理解的?也有人说,妈妈希望孩子爱自己一点很正常,孩子长大了不能这么忘恩负义。我看都是些恐惧,是期待,甚至是要求。也有不少人替王琳儿子说话,说儿子没不念着妈妈,就是不想上电视,他已经是成年人了,有想法,想有空间,这很正常。每一方都能说通。但我必须得说,孩子跟父母,天生就不**站在一个立场上,关系是会远的,这是时间的事儿,挡也挡不住。我和我妈关系好了,可我也做不到天天想着跟她腻歪在一起。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更爱孩子,心理上会慢慢离老人远。我老公以前跟我说过一句话,说我们对父母再好,也不**超过我们对孩子的好。有时候要跟作特意偏爱我爸妈一些,不然他们太可怜了。可这种特意偏爱的,也远远比不上我们不经意间露给孩子的多。时间长了,孩子和父母之间,是建不起骨子里的亲密关系的。一个刚要一头扎进人生深水区,一个已经快要搁浅了,面对的事儿不一样,应对**自然也差远了。要是硬要绑在一起,那**好比倪萍说的,真能把所有人都害死。当父母的心里再失望这真相就是——根本指望不上孩子能回报期待的情感,连陪伴都算不上的。这一点,大家要是跳出当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孩子,立马就明白了。那些争吵就是不同立场的人在抢控制权。人老了,都是失权的过程,心里害怕了,想控制一下,这很正常。可未必能如自己愿。这世上哪有没条件的爱?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非得追求没条件的爱,恰恰相反,是要讲究点有条件的。就是互相尊重,守着点做人的本分,别老想着占便宜,也别对自个儿期待太高。看重自个儿,也要提防自个儿意识过了头。我最近自己瞎琢磨点社会学的东西,看到一句说,婚姻和家庭这俩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可弱势群体,是个变来变去的东西。所以家里头的事儿,很复杂。我自己也在瞎琢磨中。写下来,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聊聊。再说回董璇。她再婚**对不我看没啥对错的。人生到了后头,**得让自己高兴高兴。要是结婚能高兴,那就结呗。可我觉得别在董璇身上瓜爱不爱了。两期节目看下来,感觉她嘴上说着相信爱情,对爱情一点热情都没有。甚至我老觉得她脸上挂着“不耐烦”的意思。不能怪董璇,她本身就处在人生最累的阶段,爱情得燃烧能量,她哪还有能量啊。更她已经体验过了,对爱情没啥好奇心了,更**“凑合”。所以我一直觉得,年纪差距*大的“亲密关系”,靠的不是爱,为了某个目的(这里头的目的没啥不好)的责任或者凑合。深度亲密关系能成立的基础,我还是觉得得是两个人的人生节奏得差不多。当孩子长大了,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深度亲密关系,肯定是要断掉的。成年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节奏不一样也很危险。想来想去,觉得人生最狠的事儿就是——你必须得跟自个儿建立起深度关系。这当然*孤单的,但这确实是人生遇到坎儿能让自己活得不那么难受的唯一招儿。祝大家在还有骨子里的亲密关系**珍惜;在不得不失去也能自个儿撑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