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广电总局又针对微短剧出了个《管理提示》,是有点频繁,但确实是必要。就因为这微短剧行业有点跑偏了,得拉回来,让这新兴玩意儿能健康点发展。市面上*就那么几个平台,那么些做剧的,整天就一个心思,想搞出个啥“爆款”,能火,能赚钱。不少人为了**人眼球,那招数是怪,险,是把艺术想象当儿戏,对现实生活和基本逻辑是瞎编乱造,随心所欲。这么一来,不光是败坏了微短剧这行当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好名声,还把艺术创作本该有的那份严肃劲儿给丢了。艺术创作,确实**对现实生活进行想象,搞点新花样,但前提是得基于基本的生活真实和基本逻辑,不能瞎来。要是连这点尊重都没有,那还叫艺术吗?微短剧它是一种新形式,好处就短小精悍,能快速地传递点正能量,也能让大伙儿的精神生活**点。可有些平台和机构,就急着赚钱,把微短剧能**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属性给忘了,**行业里乱七八糟的现象就多了起来。为了把微短剧这行当给治好,让它在健康的环境里发展,广电总局就又出了**《管理提示》,就是想赶紧把那些乱象给纠正过来。**《管理提示》里,主要就三点,一个是压实责任。意思就是,监管部门得加强日常管理,对微短剧要盯紧点,发现问题得及时处理;平台和做剧的机构也得自己管好自己,保证做的剧符合国家规定,也符合大伙儿的价值观念。第二点是坚守底线。就是要大家伙儿记住,做剧得有底线,得守住。那些极端“反智”、“雷人”、“离谱”的人设、剧情,是一律不准出现的。简单说,就是得尊重事实,尊重逻辑,也得尊重观众。不能为了追求刺激就瞎编,更不能搞那些低俗、庸俗、媚俗的东西。第三点是激发活力。就是要鼓励更多有才华、有想法的人去搞微短剧创作,也得给那些好的作品更多**的机会,让微短剧行业生机勃勃,**多彩。回顾一下,这几年广电总局对微短剧也是一直有**的。2024年10月31日,出了个《管理提示(中老年题材)》,要求大家多鼓励刻画善良慈爱等中老年人物形象,少搞那些“恶婆婆”、“恶奶奶”的套路;要多**中老年群体的生活困难和心理问题,少刻意制造冲突;要多**新时代中老年人老有所为的故事,少把中老年人给边缘化、脸谱化。2024年11月22日,又出了个《管理提示(“霸总”题材)》,要求大家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多**企业家群体;要多讲历史上和当代中国企业家故事;还要加强管理,“霸总”微短剧得压缩数量,**质量,那些偏离主流价值导向的,一律不准上线。2024年12月7日,出了个《管理提示(AI魔改)》,要求大家排查清理AI“魔改”的影视剧短视频;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审核要严格落实,对自家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什么的,都得自查一下;对在平台上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得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也得明确提示。2024年12月20日,又出了个《管理提示(片名审核)》,对微短剧片名出现的不良倾向进行及时纠偏,要求加强片名审核工作,在导向、体例和艺术上提要求,明确片名得**思想内涵、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2025年3月,出了个《管理提示(微短剧要“爽”而有度)》,说“爽”不是微短剧的代名词,创作不能一味求爽;“穿越”、“重生”也不等于艺术想象,创作不能百无禁忌;“狗血”、“低俗”更不能成为爱情的引线,创作不能脱离现实。这一连串的《管理提示》,其实都是在提醒大家,微短剧这东西,得把握好度,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热点就忘了根本。得守住底线,得有责任感,得有力,才能让这行当走得更远,服务于大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