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半夜,编辑部群里有人甩了一张 GIF,开头闪了一下龙标。我没当回事儿。瞅着瞅着,我觉着跟没底洞没啥区别,咋看咋没完没了。旁边同事小声嘀咕:“不会是整部《哪吒2》。” 我这才猛地醒过神来——这 GIF 里头,真就是一整部《哪吒2》。但还没完,我一搜,发现这 GIF 在群里乱窜,是网友们自个儿玩起的一出“压缩大戏”。得从QQ群。有个人,闲得蛋疼,把两小时的原片《哪吒2》,硬是给你压缩到50MB,扔到QQ群里了。这文件确实就50MB,分辨率176x74,一秒才15帧,时长一分不少。是看不清人影的画质,但凡是看过电影的老铁,一眼就能认出来,这是真哪吒。我随手截了张图,你们瞅瞅,***眼熟?这文件一出,立马就在各大群里疯传。谁*没想到,这竟是个开始。过不了多久,又有个人把《哪吒2》给你压缩到30MB,扔到群里了。画质也水到渠成地更烂了,那结界兽都跟一坨浆糊没啥区别。这哥们一出来,这戏就彻底唱开了,多的人掺和进来。20MB、15MB,甚至还有个2.2MB的版本,一个比一个邪乎。后来出了圈,战场就从QQ群转移到了B站、抖音。一堆搞技术的伙计也跟着掺和进来,不为别的,就图一乐,看谁能把这部电影压缩得更小。魔丸大赏里,有人把《哪吒2》给你干到577KB,也有人的压缩到了4.46KB,还嚷嚷着这是理论最小值,比赛直接歇菜了。你以为这就完了?最后又蹦出来个7B的版本,直接把“杀死比赛”给杀死了。哥们,这都啥跟啥我刚才打几个字,都不止7B了。**有人问,这么小的体积,还能看?从15MB开始,视频就基本告别观看了。到了几百KB的版本,我瞅着**大片色块在瞎蹦跶。在这场“越小越牛逼”的比赛中,早就不玩什么技术了,纯粹就是图个乐子。大家不求能看,就求自己压缩出的体积够小。最后因为这画质离谱,看两分钟就能把眼睛看瞎,这比赛也得了个外号:“磨瞳降视”。你**好奇,这些人咋能把几个G的电影文件压缩到KB级别的?不难。一般的视频压缩,得讲究个平衡,得在体积和画质之间找感觉。码率高了体积大,码率低了又容易出马赛克。但在这场比赛里,就一个字:删。降分辨率。最直接的办法,把4K、1080P的画面,直接给你干到144x72这种电子榨菜级别的分辨率。像素点少了,体积自然就小了。接着,降帧率。一秒24帧是标准,那一秒5帧、甚至一秒1帧,也能算视频?把多余的帧全给你删了,只留重点动作,体积又能省不少。4k 60 帧等于体积大,一分钟60帧降码率和色深。码率决定了每秒视频多少数据,色深决定了画面多少颜色。把码率调到最低,色彩砍到256,视频抽象了,但体积能少一大截。音频也一样,把采样率和比特率往下调,就能把高音质给你调到跟老式电话没啥区别。这也是为啥很多压缩版的《哪吒2》,听跟在水下说话没啥区别,有的干脆没声音。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瞅瞅能压到多小,我也找了会视频后期的小哥帮忙。我们拿了一份《头文字D》的电影文件,1小时49分,1.19GB。把它扔进PR、格式工厂、Permute这三款软件里,把各种参数全给你调到最低。最后**,PR是17MB,格式工厂也是17MB,但Permute给你整了61MB。PR和格式工厂都是17MB,但差别巨大。一个画面稀碎,只有音频能看清。一个画面还算清晰,但帧率低得像拖拉机,周董的声音都变擎天柱了。接着,我们又把PR导出的文件再压缩了一遍,最后是10MB。这还只是软件默认设置的极限。**我说的,你**手动调低帧率,**一秒1帧,再给你缩小体积。这些就不细测了。最后我把视频给你转成GIF,体积又给你缩水不少。下面**高清版,大概5MB。也有更狠的,才66KB,基本就是几个像素点在瞎闪烁。之前我们也搞过类似比赛,**13KB游戏大赛和4KB的demo大赛。那帮大佬在13KB的条件下,还能写出各种花样的游戏。在4KB的限制下,还能渲染出几分钟炫酷的demo视频。但**的压片战争,跟那帮极客比赛又不太一样。人家是“我能在这么小空间里搞出啥”,这帮人是“我能把玩意儿塞多小”。至于塞进去之后还认不认得,那不重要。甚至有人说自己压缩到了负数体积,难道哥们用流量看了一集,流量套餐反而多了50GB?**网友们近乎行为艺术的压缩大战,已经成了一种抽象。电影**多大,不重要了。这群人用一种荒诞的**,完成了一次集体狂欢。这场压片战争,本质上就是个只有圈内人才能懂的笑话。在一次次的转发和加码中,它演变成了一场网络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