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口碑差 真实故事被改编,剧情牵强,导演加戏失败

2025-08-16 00:08:00 影视热点 牛哥哥
《东极岛》口碑差 真实故事被改编,剧情牵强,导演加戏失败《东极岛》真是大跌眼镜。本来以为有管虎、费振翔这两个名字撑着,又有真实的历史事件做底子,能拍出点东西来。看着是真别扭。说的故事是“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发生在1942年,一艘船装着1800多英军战俘,在东渔父岛附近被美军潜艇给打中了,25小时后沉了。岛上老百姓发现了,开船去救了384个人。第二天,日本兵上岛,带走了381个,还有3个藏起来了。去年有部纪录片叫《里斯本丸沉没》,讲的就是这段历史,豆瓣9.2分,*高的。这电影《东极岛》,本来说是从岛上村民角度讲故事的,**补纪录片里“救人”这块的短板。一改编,彻底变了味儿。整个故事的叙事,还有细节设定,都透着一股子虚。是导演和编剧觉得,历史上的救人事件太平淡了,没啥刺激的,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就自己加了一堆设定,弄了几个新人物出来。最后看下来,感觉费振翔**还没从“鬼吹灯”里出来,管虎又像回到以前拍《厨子戏子痞子》那会儿,不过状态好像不太好,弄了个缩水版。整体看下来,很不接地气。讲的是3年前抵抗失败了,岛上老百姓都蔫了。就仨日本兵,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一个“忍”字,成了他们不反抗的理由。导演拿一连串事儿把情绪堆起来,又把原事件里的“救援精神”给换了,改成“复仇”。靠阿赑(朱一龙演的)、阿荡(吴磊演的),还有阿花(倪妮演的)这三个“外来者”,把老百姓的反抗精神给“点”着了。不光格局小了,叙事和细节上也有不少问题。故事发生的东渔父岛,在舟山群岛中间偏东的地方,说它是“渺无人烟的穷乡僻壤”,那瞎说了。电影里倒好像要把渔民给“野人化”了一样。里斯本丸被击中是10月1号。可电影里好像把这天给忘了。先是阿赑、阿荡两兄弟出来穿着小裤衩,清亮亮的。后来日本兵和老百姓登场,也是怎么凉快怎么穿。导演好像还特留意,用镜头老**人物们“汗津津”的肌肉。尤其是最后救人那场,**“肉体”满屏。朱一龙演的阿赑作为主角,导演给他加了“外挂”。水性好,力气大,复仇一来,跟“奇侠”附体一样,清碉堡、上大船,小刀到处,日本兵都吓坏了。虽说还没到“手撕鬼子”那,但也差不离了。人物情感线,也*“怪”的。阿赑和阿花的爱情线,怪就怪在俩人之间没啥感觉,剧情却老把他们凑一块儿。就算有啥亲密戏,有吵架,还有最后那点生死关头的渲染,*没觉得他俩有多爱。另外两条线,比这爱情线还怪。阿赑兄弟俩的部分,**跟现实中离东渔父岛不远的两兄弟岛有点关系。这条线怪在,太功能性了。阿荡对哥哥的逆反,没啥情感铺垫,好像就是为了用他的叛逆,引出后面的事儿,硬把剧情往前推。**通过他开启了阿赑的“杀神”**。只是结尾那场“兄弟重逢”的戏,又给兄弟情深添了点暧昧色彩。跟《水形物语》里男女主在水里相对的那一幕一样,真是看不懂。友情线里的托马斯·纽曼,就更**拿了“女主”剧本。阿荡把他救回来,好奇摸他头发,看他蓝眼睛的那场戏,特写镜头一个接一个扫过他的头发、白皙额头、长睫毛、鼻子、下颌线。后来俩人“鸡同鸭讲”的互动,把其中一个换成女的,**不觉得奇怪,还更“传统”了。纽曼醒来看见阿赑时,吓了一跳那“你想干啥”的反应,也**无缝切换性别,不得不觉得导演是故意的。看着是真难看,但也真不是一无是处。影片的叙事和细节是*别扭,但也不是没亮点。有几个地方还是**夸一下。**表演。因为故事调调的影响,人物都有点被放大了“舞台”感,但从主角到配角,对角色的拿捏还是**的。朱一龙和吴磊这对兄弟,还额外“视觉大赏”。身材好,水里划水很灵活,力量爆发时肌肉鼓鼓的,加上颜值高,看着是真舒服。尤其是碉堡那场戏,浑身是血,杀气腾腾,慢慢把头发撸上去的阿赑,跟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修罗,邪里邪气的,看不下眼。倪大红演的吴老大,杨皓宇演的保长李元兴,陈明昊演的陈先生,对人物的把握和诠释,也是小人物、大光彩。角色本身就有感染力,加上他们赋予人物的血肉,觉得*过目不忘的。再**场面。摄影拍得*大气,特效也“工业化”,都在增加电影的视觉看点。水戏部分,相当不错。阿赑兄弟在水里像跟水融在一起一样,海水冲破船舱时的力量感,集体救人时,渔船群冲过来、破波浪。配乐也是另一个**夸的地方。旋律和情节*配的,既能呼应情节,也将情感烘托得更厉害。可惜,这些优点还是没法补足故事和叙事的短板,口碑肯定是两极分化的。《东极岛》也很难接《南京照相馆》之后,再当个暑期档的爆款。AI预测的9亿票房,已经是它能走到的头了。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
链接占位符:{promotion.url.123},链接占位符:{promotion.pic.123},文字:{promotion.titl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