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头,家家户户刚装上电视机,那**稀罕物,大家没事就围在电视前,看个热闹。可***国产剧太少了,拍得慢,跟不上大家看剧的胃口。没办法,电视台就想着从国外找点好剧来填补空缺,于是乎,各种外国的电视剧就陆陆续续地引进来了。这些剧可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有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南斯拉夫的,各种风格都有。**说,南斯拉夫的《巧入敌后》,讲的是二战时期游击队跟德国纳粹打仗的故事,那**相当的刺激。***电视机还不多,能看到的就那么几台,所以这部电视剧的影响力就没电影那么大。《巧入敌后》还是一部电视连续剧《黑名单上的人》里最带劲的一集,可惜《黑名单上的人》播得晚了点,错过了好时机。要说国内引进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严格来说要是美国的那部《大西洋底来的人》,也叫《来自亚特兰蒂斯的人》。这剧是科幻片,有点小众,加上***电视普及率不高,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还有一部《加里森敢死队》,因为里面有些镜头不太适合小孩子看,只放了十六集就被叫停了,***都是在录像厅里补完了整部剧。美国剧也陆陆续续地来了,《神探亨特》、《火星叔叔马丁》什么的,都是*火的剧。这些美剧的剧情有时候不太连贯,看的人不少,但收视率却一般般。八十年后期,是因为版权费太贵了,引进的美剧就少。好像就只有《成长的烦恼》和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还**人一些。国产剧《家有儿女》也是模仿《成长的烦恼》拍的,不过效果*就那样了。法国的《红与黑》也是一部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但剧情太绕了,***看不懂。稍后播出的匈牙利剧《坦凯什大尉》,也是一部历史剧,剧情就记不清了,只记得片头**男中音配音*有气势的,讲的是16世纪欧洲有个农民英雄,还介绍了骑兵打仗的场面,*震撼的。英国的《老古玩店》评价就不太高,有人说是两个字:难看。就连后来播出的《亚瑟王》(黑白片),也让不少人看得云里雾里。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播出的时间比《老古玩店》早了点,但***国产动画片有《大闹天宫》、《渔童》这些经典,所以《铁臂阿童木》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日剧《姿三四郎》、《排球女将》什么的,播出后反响也不太好。直到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血疑》来了,那才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引起的轰动效应,到目前为止没人能比。也因为**,《血疑》之后,日剧在国内就很流行,像《警犬卡尔》、《阿信》、《贫穷善良的女人》这些剧,收视率都不错,但跟《血疑》比起来,还是差了点火候。《铁臂阿童木》播出后,国内的动画片就有点青黄不接了,于是乎,一大批日本动画片就涌了过来,《聪明的一休》、《花仙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等等,几乎把整个电视屏都占满了。在这些日本动画片中,只有《鼹鼠的故事》比较很,讲得让孩子们看了都不想睡觉。搞笑,就不能不提德国的《高楼轶事》,有人说是恐怖片,那只是装出来的,*搞笑的。看了这部剧,就改掉了以前觉得德国人都是板着脸的印象,原来他们也会乐呵的。《高楼轶事》是东德的,跟期西德拍的《海蒂》差不多时候播出的。《海蒂》这剧,原著好多国家都拍过,最出名的还是**童星秀兰·邓波儿演的。认真拍《海蒂》的,还是这部西德的作品。西德还有一部《德里克探长》,一看片名就知道是讲悬疑的,但这种剧在国内收视率不太好,毕竟生活跟西方不太一样。新加坡的电视剧***也*火的,最早看的那部是《雾锁南洋》,讲的是华侨在外国创业的故事,但这种题材,大家看不太懂,所以收视率一般。《调色板》和《人在旅途》这两部都市爱情剧就*受欢迎,尤其是里面的歌,大街小巷都能听到,“都市生活里你曾失去什么?拥有是什么……”还有“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这些歌词,*应景的。除了爱情剧,谍战剧也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朝鲜比韩国有钱,也拍了一些*不错的谍战剧,像《无名英雄》、《代号蔷薇花》这些,情节紧张刺激,看得停不下来。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引进的外国电视剧就渐渐没以前风光了,一来是港台电视剧来了,像《霍元甲》、《上海滩》、《情义无价》这些剧,播出的时候都是万人空巷,收视率超高。再一个就是国产电视剧也崛起了,像《西游记》、《红楼梦》这些,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们的眼光都**了。而这时候引进的外国电视剧,水平就有点参差不齐了,最大就是剧情太长,又臭又长。**巴西的《女奴》,听说有100多集,要是能一口气看完,还不错,可电视台是一周才放一集,得两年多才能看完,能有那闲工夫的人真不多。还有**墨西哥的《诽谤》、《卞卡》、《坎坷》这三部剧,加起来有247集,每一集80分钟,看得人昏昏欲睡,更烦人的是配音,开口闭口就是“达维蒙达尔渥先生”、“吘,我的天,你不要这样,奥斯瓦尔多先生”,听得人脑仁儿疼。这些又长又臭的电视剧,把引进剧的名声都搞坏了,**们对进口剧都敬而远之。有人开玩笑说,这些电视剧都该统一个名字叫《诅咒》,真是够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