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一村》 17年舞台上的台湾眷村情

2025-08-16 12:02:00 影视热点 牛哥哥
《宝岛一村》 17年舞台上的台湾眷村情《宝岛一村》这出戏,已经在舞台上蹦跶了十七年,还是那么有劲儿。最近从八月二十二到二十三,在北京又演了一场,请来了“眷村二代”王伟忠当很嘉宾来助阵。九月份还会有一版《宝岛一村》上演。八月十三号,在北京世纪剧院搞了个**会,赖声川、屈中恒、、那维勋、司雯,这些人都在那儿,跟观众唠了唠这十七年台前幕后的种种事儿。赖声川跟王伟忠,这两个家伙一合计,就把这出《宝岛一村》给弄出来了。王伟忠是眷村里长大的,***就想着,这眷村要是拆迁了,这些记忆不就都丢了吗?于是他找到赖声川,说搞个舞台剧把小时候那些事儿搬上舞台,让更多人知道知道什么是眷村,什么是那段日子。王伟忠说了句“电视都是速食的玩意儿,只有话剧才是永恒的”,这话把赖声川给说动了。赖声川就把王伟忠跟他说的、他经历的二十五家、上百个故事,给拧巴成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小片段。2008年,《宝岛一村》跟观众见了面。2010年,这出戏开始在大陆巡演,***北京的首演就是在****会的**“北京世纪剧院”。十五年前,**眷村的故事终于漂到了海峡对岸,也是眷村人念叨了又念叨的故乡。《宝岛一村》刚开始搭台好多眷村子弟都自己跑来加入,屈中恒和那维勋就是其中的两个。演“老赵”的屈中恒,把自个儿爹当成了参照物。“我爹好多性格跟‘老赵’一样,特热心,爱帮邻居,**他扫地,自家院儿扫完了,还要帮邻居门口也扫一扫。‘老赵’身上好多东西我都会去观察我爹,跟他聊。这出戏让我认识一回我爹。”屈中恒自己也是四个女儿的父亲,**还带着自个儿的闺女一起跑来巡演《宝岛一村》,一遍又一遍看**对他来说有点远又有点近的故事。那维勋是从眷村二代的“大牛”演到一代的“李子康”,这代际的变化也是一次长大。他在戏里演的情节跟他爹辈儿经历*像的。那维勋他爹七岁跟着奶奶和叔伯们从老家跑到台湾,可奶奶在走的过程中就没了,他爹四个兄弟也走散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却也碰上了不少巧事儿,四个兄弟在机缘巧合下,慢慢地又聚到一块儿了。可他爹七岁到台湾,一直到2007年左右才回到老家。那维勋说:“2016年我爹没了,所以从那以后每一场《宝岛一村》,我都觉得是替我爸在演。”他说他会把舞台上屈中恒最后那段读信的片段,当成是爹在对自己说。十七年,那维勋跟《宝岛一村》一块儿长大了,从“小那”变成了“那叔”,收获了一帮他叫“小朋友”的戏迷。从2008年到2025年这十七年,有人走了,也有人一直都在,《宝岛一村》看着他们从毛头小子长成了大人,看着他们长大。这群眷村二代,从跟着父辈的样儿演戏,到带着自个儿的娃跟着剧组一块儿跑,一个个小家庭里就能瞅见眷村精神的传下来。2020年,在上剧场成立五周年那天,赖声川和丁乃竺一合计,让上剧团的演员们来传演专属版的《宝岛一村》,把这故事给接着演下去。五年过去了,《宝岛一村》专属版已经演了一百多场,到了2023年,又把原始版的演出给加上了,让年轻演员们跟剧场的老师傅们一块儿在台上过招。这不光是台上的一次交流,也让那些离**故事有点远的年轻演员们,跟真正的眷村子弟聊聊天,深究深究那些真实的故事。今年,双版本的《宝岛一村》巡演又开张了。演了十七年的经典版,八月二十二到二十三在北京站要上演它的第350场,王伟忠也来当很嘉宾,扮个“说书人”,把**故事娓娓道来;而专属版也演了116场,这两个版本加起来超过460场的演出量,对一个快三十个人的剧组来说,不容易,大家都是因为《宝岛一村》一次次聚在一起,一次次又出发。一个故事,两个不一样的版本来讲,赖声川作为创作者也说了,*感动的,他说:“我觉得真实、诚恳就是艺术最根本的东西,《宝岛一村》里头这些玩意儿是足足有余的,所以它的燃料好,所以能走这么久。选着把这故事接着说下去。”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
链接占位符:{promotion.url.123},链接占位符:{promotion.pic.123},文字:{promotion.titl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