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说这视频,**是个啥情况?天天刷,但你们有没有琢磨过,占多大地方?像素点多少?下下来得花多少时间?最低清的**,得多少内存才能撑得住?我当年高中那会儿,也算是练就了一身本事,在网速慢得跟蜗牛爬一样的日子,愣是把视频压缩得越小越好,不然在那断网的老校区,真没法活。偶尔能出去蹭网,下载个几十个360p的,马赛克糊得跟砂纸没啥区别,有时候连人物都看不清。可年纪小看着也津津有味,那感觉,想想都忘不了。条件好了,4k60帧的都有得看,反而觉得看360p的特带劲。眼瞅着以为那会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压片战一打起来,直接把我拽回了高中那会儿,感觉跟饿了很久的人抢馒头没啥区别。我就想问问,这动漫电影,能压缩到多小?有人说是26字节!这得是多厉害的压缩技术?我写这么多字,占内存都12kb,这26字节,是神一般的存在。这世界是怎么了?突然就兴起压缩视频了?难道是怀念小时候看模糊电视的感觉?当然不是。压缩视频,主要目的还不是为了躲审查。你们肯定纳闷,这跟审查有啥关系?得,咱把时间倒回前几天,《哪吒2》上线流媒体的时候。这种春节档的大片,上流媒体肯定是要钱的,想看那魔童闹海的场景,还得掏腰包。那不想花钱,又想第一时间看到的咋办?就只剩下找盗版了。以前,网上平台上随便就能上传视频,不一样了,平台管得严,尤其是有了AI技术,一上传跟AI库里的资源重了,立马就给你封号。传盗版视频,就跟玩捉迷藏没啥区别,跟审核抢时间。玩多了,就发现个规律,传的视频越糊,审查那边找上门就越慢。于是乎,盗版者就开始琢磨怎么压缩画质,躲过AI的火眼金睛。《哪吒2》那热度,自然也成了压缩界的试验田。这压缩战是怎么开始的,咱也不知道,只知道,有个50mb的MP4版本一出来,直接点燃了热情。这压缩技术,被网友们称为“压缩毛巾”,把大家若是对马赛克电影的理解**到了一个新高度。有人觉得这压缩得还不够,几个小时后,又有人把文件再砍了20mb,直接压缩到30mb。这时候跟规避审查没啥关系了,就算20世纪的老电影,跟这比起来都算高清了。但这还没完,网友们开始把这当成了技术比拼,各种新招数层出不穷,要把电影压缩到极致。15mb,这是MP4格式能压缩到的最后极限,也是普通观众能看到的最后版本。再往下,就是100秒一帧的压缩,4.46kb的大小,守护着MP4的“最后尊严”。有个哥们儿用2kb的播放器,把视频压缩到了995b,这还没完,又有人把画质压缩到1像素,帧数限制在155分钟一帧,最终压缩到了62字节。这已经不是看视频了,是玩二进制了。这场压缩战,从一开始的躲审查,慢慢变成了技术比拼,甚至成了一种艺术。26字节的版本技术上赢了,但没人看。这些技术宅们,把压缩视频玩到了一个新高度,连马赛克都自愧不如。这压缩艺术的背后,是为了躲审查?还是为了**技术?或者是单纯喜欢《哪吒2》?谁知道呢。反正这种事儿,在这网络环境下,*常见的。但我敢肯定,这压缩战不会只在《哪吒2》上结束。我写这篇就看到有人把《猫和老鼠》也压缩到了几MB大小。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稀奇古怪的压缩技术出现。等哪天我用几兆流量下完了所有电影,肯定还会想起这场压片战。这压缩技术,真是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