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号,广州珠影星寰国际影城搞了个《小鸽子的家》潮语电影观影会,讲的是潮汕人的那些事儿和文化。主办方是广东省电影局,协办的有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承办方是南方都市报社、南都娱乐公司,广东省潮商会也给了支持。导演吴佳,制片人汪新伟,还有演员吴树权、刘煜凯、刘凯圳这些人都到场了,跟大家聊了聊拍电影的心得和背后的趣事。这部潮语电影《小鸽子的家》把故事放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广东潮州,讲个小学生吴凯因为养了只“菜鸟”被养“信鸽”的小伙伴笑话。他运气好,碰上大铭鸽“中国骄傲”,一开始想借它抬高自己,后来领悟了赛鸽精神,最后还是不忍心把它放飞了。鸽主骏老伯被吴凯的善良打动了,把“中国骄傲”的崽子送给了他。这部“潮味十足”的电影,广东省潮商会执行会长黄光新评价很高,大力推荐。他说电影从小鸽子的角度,把青少年成长中家庭的联系和文化坚持给讲明白了,潮汕人的感情和文化都在里面。电影拍得*精致的,演员表演也真心实意,让大家在快乐和感动中感***潮汕文化的很。黄光新觉得,这部电影拍出来的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好例子,也***创业者的智慧和勇气。新生代导演吴佳放弃了原本的好工作,**拍潮语电影讲潮汕故事,这***创新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他还用了数字科技和全球的视角,给潮汕文化发展和传承**了新活力。这部电影灵感来源于一条微博。导演吴佳说,他在微博上看到有个小朋友捡到只鸽子,照顾好之后想放回家,又怕鸽子飞丢了,就写封信绑在鸽子身上放飞。鸽子回家后,主人看到信很感动,打电话给小朋友。这件事感动了很多网友,吴佳***正好想拍个潮汕的片子,所以就有了《小鸽子的家》。吴佳自己也是从小养鸽子,参加过不少信鸽比赛,觉得**故事里能加不少家庭元素,**父子情、兄弟情这些,于是就开始创作。电影里有不少小演员,吴佳说,在他看来,小演员有没有经验不重要,最要紧的部分是找到最像角色的人。他会跟他们做们表现最真实的样子,然后用镜头记录下来。他们没怎么教表演,就是引导他们流露最自然的感觉。小朋友天真地做自己就足够了。吴佳也**了拍片时的趣事,说小演员有时候不听话,喜欢乱跑,还喜欢自己加戏。拍的时候他们累了困了,就只能停下来们休息。就是顺着这些人节奏和情绪来拍。小演员刘煜凯演的是主角吴凯,他说拍片过程中学到了不少学校里没教的东西,**怎么跟鸽子打交道。一开始他有点怕鸽子,但导演每天喂鸽子、清理粪便,慢慢就熟悉了,产生了感情。最后一场戏是放飞鸽子,他心里*难过的。刘煜凯说,电影里的吴凯是个很独立、懂事的潮州小朋友。吴凯被教育做事要靠自己,不能总靠家里,做事情也要将心比心,不是鸽子不能强占,要很快还给人,这些特点也影响了他。演吴凯爸爸的吴树权,现实里是个研究做陶瓷的潮州师傅,电影里**青紫砂茶具就是他研究了好多年做出来的。吴树权在**时很感谢了老婆支持他拍戏和做陶瓷。他和电影里的两个“儿子”刘煜凯、刘凯圳都提到了一场饭桌戏,导演们随便聊聊,然后一家子边吃饭边聊盖房子的事,*有潮汕味的。在潮汕人看来,家是归属,也是根,不管你在外面多成功,最后还是要回到家乡。好比信鸽不管飞多快、飞多远,最后总要飞回家一样。吴佳觉得,他想通过这部电影提醒潮汕人,很是小你的根在哪里,家乡的语言是什么样的。电影里95%的对白都是潮州话,从平时打招呼到家人间的叮嘱,每一句潮语都带着潮州特有的味道和温度,也***潮汕文化的淳朴和很。电影已经在不少国际电影节上得了奖,**意大利巴勒莫独立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新导演奖,瑞典国际电影节的最佳新晋导演奖和最佳外语片提名,还有莫斯科亚洲电影节的最佳亚洲导演奖。有人**会想,潮州话会不会影响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在海外上映会不会遇到语言问题?制片人汪新伟说,电影在海外拿了那么多奖,说明国际上是认可这部电影的。潮州话不是障碍,反而像一座桥,能使潮汕文化走出去,被更多人认识。吴佳也说过,语言不是隔阂,好的作品会跨越国家和民族,**认可。他也担心过坚持用潮州话会不会影响传播效果,但这是潮汕故事,他想让潮汕文化保持原汁原味,最终这份坚持***国际认可,也让不少国外观众和专业人士感动了。现场也有观众说理解和支持导演用潮州话的决定,希望看到更多讲广东不同方言的作品能登上大银幕,介绍给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观众。《小鸽子的家》是由深圳华强高新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华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拍的,8月22号全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