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浪浪山小妖怪》火得呀,票房蹭蹭往上涨,一下子冲到8个亿,成了二维动画票房的老大。可就在这当口,电影在某个网上平台被喷得体无完肤,评论区里净是些难听的话,还有不少人给豆瓣打一星,搞得出品公司的股价都往下掉。怎么闹起来的。*逗的,就是因为小红书上搞了个观影活动,请了傅首尔和苏敏去聊了聊电影。她们看完电影后,说了点**,这下可好,成了某些人攻击电影的理由。你想黑一部电影,理由多着可**的理由,**闻所未闻。有人说是商战,有人说是对人不对事,反正傅首尔和苏敏看了电影就不行。你要是把事情从头到尾捋一遍,会发现这背后**是有人故意挑事,好多信息都被歪曲了。那天傅首尔**了她的离婚经历,本来是想聊聊亲子关系,怎么一传到网上,就成了“傅首尔劝大家离婚”。这原话是“人生是旷野,不存在跑偏,就算跑偏了也会看到别的风景”,可被大多数人恶意剪辑,就变成了劝人离婚。苏敏也在场,她是电影《出走的决心》的原型,50岁的时候离开了个家暴的老公,开车全国旅游。她看完电影后发微博说“在猪妈妈身上***前半生的自己”,还一直在想“猪妈妈***也能离开浪浪山”。这下又有人跳出来了,说你是想让猪妈妈扔下瘫痪的老公、吃奶的娃娃,自己去玩?这不是不负责任吗?她们俩的原话根本不是**意思,只是谈谈观后感。最多就是一场观影活动,请了两个“大V”去聊聊看法,这跟让她们背书不一样,更**私下里**。你总不能让傅首尔、苏敏去跟白老鼠精和黄眉怪共情,诚心诚意地让大家别吃童男童女。这才是**值得上热搜的事儿。苏敏甚至还放出了发言的原视频,强调自己是“履行完母亲的责任”才出去旅行的,并没有鼓励大家抛夫弃子,已经很克制了。中国各地的观影活动多如牛毛,就因为发表了影评,就抵制**、抵制**,这逻辑上和现实中都说不过去。最奇怪的是,这么多巧合碰在一起,又有人恶意引导话题,很难不往低端商战上想。苏敏还在不厌其烦地去澄清,说自己成了商业竞争的牺牲品。苏敏阿姨也不用太紧张,就算这事不是商战,部分网友针对的也不是她本人,她一个完整血肉的活人、不幸婚姻的完美被害人,被扭曲成“离婚”两个字,成了某些人攻击某种议题的靶子而已。性别议题越打越抽象,伤害的还是电影《浪浪山》**遭受的无妄之灾,让我发现**世界又癫出了我不认识的样子。不知道是谁提出因为某个人看过电影并宣传电影,就“抵制电影”**方案,有脑子吗?是说傅首尔看过的电影就都不能看了吗?那傅首尔买票去看《流浪地球3》的首映,能不让她买?她在路演的时候要发言,能去把话筒砸了?到时候也要抵制《流浪地球3》吗?我要是傅首尔,我就在微博上发表说法“屎不能吃”,看看有多少人为了反对去吃屎。反过来说,一群人盯着电影的“女性角色和主创比例”也很无语,这又不是讨伐“男宝妈”、“娇妻”、“媚男”的时候了?观影标准就跟某些男性的择偶标准一样,女的就行?一部电影好不好,不从影片内容判断,从主创和角色的男女比例判断,那大如传和《我本是高山》都是好片子,大家多看几遍呢。性别议题越打越抽象,因为它的底层逻辑就有问题。世界不能以性别为界简单地劈成两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精神侧面,每个社群都会分层,每个阶层都**纵切。一份简历写几千字,别的都不看,只看性别,这不是弱智吗?人是复杂的,作品也是一样。贵圈富贵,可大环境下,无论是创作还是项目运营都不容易。拍电影是成百上千的工作人员要付出努力,才有一个成型的项目,运营链条上更有诸多环节,牵涉到更多人。若连嘉宾发言观众也要审核,审核得事无巨细,那我敢说,以后中国永远也拍不出观众满意的作品,因为“引爆”一部电影太容易了。就按**组合拳的套路,把郭帆、饺子的每一部作品都爆破了才费多大劲?成年人的要义之一,就是认识到自己不能独占世界。你喜欢一部电影,只能代表你喜欢,没有其他意义。什么人才会觉得“傅首尔也评论了我喜欢的电影,电影脏了”。怕只有巨婴了吧。三岁以上的小孩子都和小伙伴**玩具了,傅首尔还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知识也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