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收复新疆》这部纪录片,湖南卫视、芒果TV、金鹰纪实卫视这些频道都在放,讲的是左宗棠怎么把新疆拿回来这段事儿。由湖南省委宣传部、新疆党委宣传部、甘肃省委宣传部这些单位牵头,湖南金鹰纪实传媒拍出来的,看了*受触动,觉得左宗棠**人**了不起,为了国家为了民族,那股劲儿扑面而来。这节目一开播,网上网下都说好。有网友说了,社会这么乱,看左宗棠为了国家大义那么拼命,**热血沸腾,也提醒大家要团结起来。还有人一边看一边记笔记,把看电视跟学习历史结合起来。豆瓣上也有人说,这纪录片拍得真实,把当年保卫国土的艰难困苦都出来了,左宗棠“抬棺出征”那段看得人心惊肉跳,他说的“寸土不让”到还印象。以前有些影视剧不太讲左宗棠,这纪录片把他推到大家面前,用*直白的**让大家了解他。不光是观众,一些专家、媒体也都说这片子拍得好。像马大正、杨东梁这些学者,还有人民日报、湖南日报这些大报都跟着报道。左宗棠的后代,**左焕琛女士,也是复旦大学的老教授,她特地录了视频,说这片子出来不容易,意义重大,让大家知道左宗棠是个什么样的人。左宗棠的五世外孙梁小进也写了,说这纪录片讲得准,故事感人,是部好作品,算是一曲爱国主义的歌。到了第五集《金瓯无缺》、第六集《天风海雨》,讲的是左宗棠年纪大了,心里还是惦记着国家。***沙俄不把伊犁还给,左宗棠硬是没退步,一边跟他们谈,一边做好打仗的准备,最后还搞了个“抬棺出征”的架势,就是非要把伊犁拿回来不可。**年代乱得很,到处都是破败景象,左宗棠硬是用他的坚持、他的胆量,加上真刀真枪干,保住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这纪录片前八集收视率一直很高,在不少排名里都是第一。网上**节目的瓜很多,传播了七千多万次,好多天都上热搜。各种新媒体平台加起来,有超过两亿人看过。在纪录片的排行榜上,也一直占着第一的位置。这回是最后两集了,讲的是左宗棠怎么用“抬棺出征”的办法,逼着沙俄坐下来谈,最后签了《伊犁条约》,把伊犁收了回来。1878年,北疆已经平定了,南疆的阿古柏也打跑了,就差伊犁没拿回来。可沙俄那边死活不松口,左宗棠就带着部队往西走,离伊犁近,出了非拿回来不可的决心。***左宗棠都六十八岁了,还能这么拼,**难得。到了1878年春天,河西走廊那边收成不错,可沙俄还是不老实。清政府派崇厚去谈,**崇厚签的《里瓦基亚条约》把利益害得不行,大家都很生气。后来清政府又派曾纪泽去谈,左宗棠觉得光谈不行,最好还是用武力,还想着要在新疆建省。清政府没采纳他的意见,但左宗棠还是坚持要收复伊犁。1880年,他**带着棺材就出发了,要去哈密,说非把伊犁拿回来不可。沙俄一看左宗棠的部队这么厉害,***老将军这股子狠劲,也不敢再硬了,最后还是坐到谈判桌上来。经过一番折腾,中国总算收回了大部分领土和权益。左宗棠年纪大了,*没闲着。他被任命为军机大臣,后来因为性格直,跟人合不来,被调到两江总督那儿去。当上两江总督后,他搞了不少建设,修堤防、改盐法、整海防,还办工厂修铁路,对新疆建省也*上心,最后**实现了**愿望。左宗棠晚年生病了,还在关心国家大事,**海防和台湾的事,建议设个专门的大臣管这些,看得出来他脑子还很清醒。中法战争他还主张抵抗法国。临死前,他还在给皇帝写信,说些国家未来的话,然后就在福州去世了,享年七十三岁,尸体运回长沙下葬。左宗棠晚年还这么拼,为了国家**付出了一切。他收复新疆的功绩,大家都记在心里,也鼓励后人要为国家强大努力。这周是最后两集了,会完整讲讲左宗棠“抬棺出征”和收复新疆的整个过程,*值得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