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万物》这剧一上来,那口碑就好得几乎没听到谁说它不好。总有些外行在瞎嚷嚷,就说故事老套,没啥新花样。外行,在影评圈瞎吹就算了,真们说说正事,他们还真没那本事。《生万物》这剧,除了大家熟悉的年代戏那点事儿,跟以前那些历史年代剧比,***有点不一样的地方?有,不少,值就说铁头**角色他在剧里的事儿,以前的电影电视剧里可少见,甚至说没见过。铁头和农会在剧里的那些故事,跟历史教科书上讲的也不一样。我上中学那会儿,历史书讲1926年、1927年的事儿,对农会,肯定,是表扬的。地主家地多,农民穷,农会一来,把穷农民组织起来,让大家有了地,有了生产资料。可《生万物》里讲的,不太一样,甚至说相反。铁头**年轻人,没地种,只能出去打工。给地主家打工碰上土匪,跑了出来,然后加入了农会,成了个宣讲员。剧里头,从男主角的角度,看着铁头在宣讲会上*起胸脯,说得*起劲。可铁头宣讲的那些话,跟实际情况不太对。就算男主角一家帮铁头要回了十几亩地,铁头还是不乐意种地,一心想农会里搞运动。连喜欢铁头的银子,都对他不满。《生万物》里的铁头,更**个街头混混,没啥真本事,就知道画大饼、吹牛、假装可怜。失地农民,以前的电影电视剧里可没见过。从其他方面来看,《生万物》里的地主,尤其是几个大地主,跟以前的地主形象也不一样了。以前的地主,像《白鹿原》里的白嘉轩,是“耕读世家”,讲仁义。可白嘉轩家地*没多少,就雇了个农民一起种地。到了《生万物》里,宁家七百亩地,费家也不少。宁家和费家,都是大地主了。《生万物》里***来的地主形象,跟以前的电影电视剧里不一样的地方也*多。一样的是,宁地主和费地主,都盯着土地,有算计,放地收租子。不一样的是,宁地主不去吃喝玩乐,天天伺候地,甚至自己下地捡粪。老宁跟老费说话说得清楚,他这几百亩地,都是他自己种的——这里面有点吹牛的意思,几百亩地老宁和一个长工一起种,搁一百多年前的劳动力情况下,是种不了的。我上一篇里说过,我祖上也是大地主,我也干过农活儿。耕牛劳动力的情况下,一年种十几亩地,就已经累得要死了。大机械了,种几百亩地,不是什么大问题。宁地主是个勤恳种地的地主,跟很多电影电视剧里的地主不一样。费地主那边,跟熟悉的黄世仁也不一样。费地主过年前,给各家送吃的,让大家都能过个年。过了年,准备春耕了,她又给各家送种子,送农具的。话说,地主做成这样,也算是个好人了。费地主的**形象,比较符合我爹和我爷爷跟我说的我祖上的形象。不管是铁头**角色和故事,还是几个地主的形象和故事,都跟历史教科书上讲的不太一样。看这戏,我还有一个疑问,像男主角他们家,有十八亩地,以后,算富农,还是算地主?或者算中农?在《生万物》里,地主没那么坏了,不像黄世仁;贫农*没那么好了,不像杨白劳。对农会的**,好像*没有那么正面了。这些,是以前电视剧里没出现过的。这就是《生万物》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