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鸣谈导演之路 坚持创作,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2025-08-28 00:04:00 影视热点 牛哥哥
梁鸣谈导演之路 坚持创作,从生活中汲取灵感8月24号下午,第九届86358贾家庄短片周搞了第二场电影公开课。梁鸣,就是**在短片周当本土力量单元终审评审的导演兼编剧,围绕“导演的旅程:是热爱之旅、光影之旅、**修行之旅”**主题,跟大家掏心窝子聊了他当导演这些年,从演员到导演的人生**、拍电影找钱做片、带剧组干活、过日子这些事儿上头的经历和想法。梁鸣一开场就很实在,说:“我就是比你们多走了几步创作路,今天就想把踩过的坑、攒下的经验,掏出来跟大家聊聊。”他坦诚,**来贾家庄短片周,不光是当评审,也是想在这片没啥外卖电动车、能静心憋剧本的漂亮乡村里,把卡了多年的剧本弄出来。他觉得,能在创作和过日子之间找到个平衡点,这就是他理解的导演修行第一步。梁鸣觉得,当导演,是靠热爱撑着走的坚持之旅,****不光**在把作品弄好上,还藏在转行当导演那些难处和突破里。他从自己当演员,他是表演专业的学生,以前拍电影时,有回被要求45度转身掏手机,表演很假。他提剧本里不靠谱的地方,却被说教,感觉自己不是在演戏,是在机械地执行命令。直到他进了一个第六代导演的剧组,才头回**到演员的创作自由。那剧组不强迫演员化妆,让演员自然来;开机前带演员看景、试装,保证人跟场景对得上;甚至要求工作人员别打扰演员表演,让摄像机主动拍出真实状态。导演跟演员说:“选了你,你就是**人物了,你干什么都对。”梁鸣说:“***我就暗下决心,只演好电影。”可热爱,从来不是一帆风顺。在这部电影里,他和另一个演员的故事线,因为投资人限制全剪了。后面三年,他跑组送6寸照片,却没电影拍。2014年,他又跟腱断了,不得不推掉所有戏。康复期,体重涨了20斤。两次挫折*迷茫,他想:“我***不适合当演员?”当演员收入不稳定,没个明确方向和意识,他就带着这份迷茫,开始自己写剧本。他从2012年开始照着梅峰的剧本来写《日光之下》的稿子,不算正经剧本,更**带情节的小说,就是为了跟角色聊,一写就是6年,故事背景改了无数次,但核心人物和情感关系一直没变。“回头看,那些看起来像白费的时光,都是在为后来的导演路攒劲儿。”2018年,梁鸣靠《日光之下》拿到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青葱计划”的100万奖金。可对拍电影来说,100万根本不够用。他和制片人跑遍了北京大部分投资人,**的全是拒绝,人家都不信新人导演。那段时间,梁鸣确实想过放弃,但每次翻开剧本,看到那些熟悉的角色,又觉得不甘心。他借来点钱堪景后,兜兜转转进了拍片和制作阶段。若是对投融资,梁鸣鼓励年轻导演遇到问题就去解决,见投资人时,还是要积极**能力和才华。梁鸣觉得,当导演,**跟团队一起干活的协作之旅,好作品不是导演说了算,让每个创作者都能发光的集体成果。他以《日光之下》为例,**怎么造一个靠谱的创作环境,重点是对团队的尊重,得**在小事上。找剧组住的地方,他会亲自看宾馆暖气行不行、房间敞亮不敞亮,拍现场必须坐着吃饭。他开玩笑说:“折叠桌、小凳子花不了多少钱,但能给团队基本的体面。”拍山景时,制片组因为睡过了没快速烧炕,他没有骂人,让大家去车里吹暖风、去餐馆聊戏,等屋子暖和了再开工。“保护演员和工作人员的状态,就是保护作品的质感。”信任,是冲破难关的底气。拍《日光之下》时,他找的是拍过《心迷宫》《暴裂无声》的何山当摄影指导。梁鸣直言,“我相信他的审美和能力,这就够了,不用管他履历够不够亮瞎眼”。拍中突然下大雪,原定戏分拍不了,他临时加了演员在高台上俯瞰森林的情绪戏,全组一起铲雪、扛机器上山,“没有两人的信任,没人愿意陪你冒**险”。他觉得演员的情绪不能在走戏里浪费,走戏时只排镜头怎么动,不要求演员带情绪,情绪戏开拍前,不准工作人员临时弄演员的衣服、发型。他的做法是讲戏时把演员拉到旁边小声说,不用对讲机当着面指挥,这样才能保护好演员的自尊和**力。他认为自己是靠演员的导演,会关心演员早上睡没睡好、有没有起床气,要时开开玩笑调动状态;也从不自己演出来限制演员,给清楚指令:“情绪再收一点”“这里更放松些”。谈到导演的修行,梁鸣觉得核心是对创作本身的持续琢磨。他觉得,要从生活中找细节,不能只看表面。他提到自己学表演时上的观察生活课,会看卖烤地瓜的大爷,不能光记军大衣、炉子,得想他从哪儿来?房租多少?这些人物的前世今生,才是创作的真正养料。他用李安导演早期的片子举例,“李安导演的创作,不就是从生活里抠出来的感动吗?我们没理由不看重身边的材料。”他还觉得,“克制”不是装样子,得贴合人物真事儿。文晏导演的《嘉年华》里,人物受伤害的画面用“克制”的拍法,是因为人物处境要,是为了人物处境。他不认为了克制而克制,**很多作品,若人物该爆情绪,却硬憋着,反而不真实。人物没人样,不像个**人,导演要干的事儿,是找到最贴合人物的表达**,不是照搬流行的评价标准。针对短片创作,梁鸣觉得短片很难赚钱,重点是要被看见,要想清楚切入点,**是想视听更刺激,还是主题更很?若只是平白无故讲故事,很难在影展里冒头。他也鼓励青年影人别抗拒类型化,国际影展也喜欢《寄生虫》《阿诺拉》类型化作者电影,类型化不是瞎来,用成熟的**讲好故事,作者表达和观众共鸣**一起搞。公开课梁鸣把导演的修行落到好好过日子上,“每天跑5公里,认真吃顿青菜,规律作息,生活的滋养会反过来帮创作”。他还嘱咐在场青年影人:“别不好意思沟通,拍电影是集体创作,说得清楚能少走很多弯路”。遇到难处每解决个问题,就是向成熟导演迈。
声明:某某网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广告
链接占位符:{promotion.url.123},链接占位符:{promotion.pic.123},文字:{promotion.title.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