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法之名》这剧算是到头了吧?结局看着是真不咋地,万海明明快洗清冤屈了,王华山那老小子勾结了护士,把人给弄死了,自己还跑没影了。本来还想看后面怎么把坏蛋一个个揪出来,怎么收拾他们,**又是大段大段的字幕,看得人着急。真想看字直接去读小说得了。得,先缓口气,别想了。新剧马上就要上。7月12号,有个33集的刑侦剧《扫毒风暴》,要接替《以法之名》,在央视八套晚上黄金时间播,腾讯视频也同步放。有点懵,不知道这剧是干啥的?没事儿,听我给道说道,《扫毒风暴》是啥玩意儿。故事得从1995年。缉毒警林强峰刚干完卧底,为了找毒品线索,调到西港市禁毒支队。这时候,走私商卢少骅突然家底败光了,发现搞冰毒能赚大钱,他起了邪念,就开始了制贩毒的路子。过了几年,林强峰带着队伍跟这股扫毒的风暴干上了,卢少骅就在国内国外到处跑,成了最大的毒枭。林强峰他们这些缉毒警没失望,把卢少骅布的网给破除了,把毒贩一个个都收拾了。这故事一看就是根据真事儿改的。这剧是根据1995年到1999年那会儿全国震动的一个真实缉毒行动改的,核心案件就是1999年广州的「11.99吨冰毒案」,*就是出名的刘招华案。剧中不光重现了制毒实验室的化学公式,跨境走私的网络这些专业玩意儿,还深挖了「毒村」的武装岗哨,孩子被用来运毒品这些真事儿。编剧陈育新花了三年时间,看了近百本缉毒的卷宗,还采访了57位一线缉毒警,甚至把2016年云南缉毒警为了保证据吞U盘那事儿都加进去了。禁毒战争的残酷,看了印象,也得好好想想。剧里有俩男主角。有朋友一看,口气不小,又在瞎说?还真没。一个男主角是段奕宏,他演缉毒警林强峰。林强峰有卧底经历,所以演**角色既要***警察的正经,又要有点江湖气。看着是有点矛盾,对吧?巧了,段奕宏正好就长这样。以前看他演军人,不管是《士兵突击》,还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都是***铁血和有毅力的,又有另一种不同的魅力。为了演好**角色,段奕宏跟着退休的缉毒警去体验生活。剧中,既有审讯时拍桌子大声呵斥的硬气一面,也有给儿子倒尿盆的温情时刻,还有战友牺牲后蜷缩在墙角无声掉泪的场面。铁汉柔情,就是这么个理儿。另一个男主角是秦昊,他演大反派卢少骅。“彪子”以前演了大部分正面角色,甚至**说包括《沙海》里的吴邪,是时候演点反派了。这一次的卢少骅,比张东升还要狠。秦昊演的毒枭卢少骅,彻底变了以前的形象,从走私商变成了「冰毒教父」,**转变后脊发凉。预告片里,他西装革履地出席慈善活动,转身却冷酷地下令灭口;在制毒实验室专注调配毒品时眼神像科学家,面对着手下时突然**阴狠毒辣。段奕宏和秦昊的对手戏,我已经等不及了。导演是五百,他延续了《扫黑风暴》冷峻的风格。有大部分都用手持摄影和霓虹灯光,***90年代特有的压抑感觉。预告片里,保龄球馆的砍杀,雨夜的死亡这些大尺度的场景, filmmakers没回避;制毒实验室的玻璃器皿,化学反应,武装毒贩的枪械交火等画面,有一些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剧组在广东江门台山实地拍了161天,搭了一个1:1还原的制毒实验室,连反应釜的型号都参照了警方档案。更值得注意的是,剧中「毒村」的地下暗道,岗哨的布局等细节,都来自对博社村案的研究,扮演毒贩罗炳章的侯岩松甚至**说专门研究了真实的审讯录像,把毒贩的嚣张**精准地**了出来。并且,剧中的角色破除了非黑即白的脸谱化设定。林强峰作为资深的卧底,会因为错过女儿的生日还有就是偷偷掉眼泪,同样会在战友牺牲后躲进厕所呕吐;卢少骅在制毒时***的专业和执着,几乎觉得「他本来**成为一个科学家」。配角们同样复杂:于文文扮演的王奇在正义和罪恶之间犹豫,吴晓亮扮演的周少雄在毒枭集团内部明争暗斗,就连反派的小喽啰同样有「为了家人贩毒」的扭曲动机。这种对的多面性的挖掘,**在痛恨罪恶的的也能**到毒品对个人的异化和吞噬。最重要的一点,同样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这部剧向缉毒英雄致敬,传递了社会的警示意义。剧里邀请了五位退休的缉毒警做顾问,从审讯室的灯光的方面到警察持枪的手势都严格把关,甚至**说把真实缉毒警的故事加成了彩蛋。剧中林强峰说的台词「我们不是在和毒贩打仗,是在和的贪欲打仗」,直接点出了禁毒战争的本质。据统计,2016年平均每天就有一名缉毒警牺牲,这些人平均年龄只有41岁。剧组在杀青后把拍摄素材捐赠给了中国禁毒展览馆,总导演五百都觉得:「我们想通过这部剧提醒观众,生活的安宁,背后是有人在为我们承担风险。」这种对缉毒警的致敬,让这部剧超越了娱乐的属性,成了一部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