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那段炮火连天的日子,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哪个不是英雄?十四年抗战,哪有旁观者?女的扯起衣袖当兵,孩子们放哨送信,哪个民族不*身而出?港澳台的兄弟姐妹,也是各种法子帮着抗日,一块儿筑起那道救亡的长城。孩子们,在烽火里长大的“小英雄”,这些人故事,比电影里放得还精彩。上海孩子剧团那帮孩子,从难民营里出来,转了有两万里路,炮火里宣传抗日。晋察冀边区,多少孩子立下“五不誓言”,不合作,不低头。小英雄温三郁,两根手指被日本鬼子砍了,*没吭声。像温三郁孩子,电影里多的是。《鸡毛信》里,小海娃把情报藏在羊尾巴底下,跟日本鬼子兜圈子,最后送到了。 《小兵张嘎》里,嘎子没鞋穿,拿着木棍当枪,没枪却像钢一样硬,没盔甲却满心都是对国家的忠。他那样简单,却刻在好几代人的心里。《小兵张嘎》拍得真不错,小嘎子的视角,好像进了敌后战场。那些长镜头,都是手工做的,真厉害。电影里嘎子不完美,有时候还犯傻,可正因这样,他才信服,觉得可爱。青少年**不懂董存瑞大人英雄,但嘎子他们,很容易产生共鸣。《小兵张嘎》讲的是孩子长大,讲的是整个民族在战火里快速长大。十四年抗战,中国人,哪个民族没出力?英勇的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就是一例。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四年,他带着回民支队打了八百七十多次仗,消灭了三万六千多个日本人和伪军。电影《回民支队》里,马本斋将军对亲人都很严格,他表弟叛变了,他为了抗日,**了大义灭亲。不是编的,有资料为证。电影里还有个场景,马本斋看着妈妈留下的东西,很有感情。电影里好几次提到亲情,但每次意思都不一样,背后都是抗日救国的大义。十四年抗战,是全国人民的抗战,不是哪一个民族的。除了回民支队,延安还有朝鲜族同胞的义勇军,正面战场也有好多民族一起打仗的滇军。他们和各民族的人民一起,救国家于危难。**是“哪里都是家,哪个人都是兵”。东南沿海,港澳台同胞也和大陆的人民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文化人。电影《八女投江》,抗联的女战士,多勇敢,跳进冰凉的江里,不怕死。 《一个和八个》,以前的土匪、犯人,不管以前干啥,都参加了抗日,夕阳下,这些人背影多*拔。正是这些人,从四面八方来,一起成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让“大写的中国”在烽火里站得稳稳的。八十年过去了,孩子守护的信成了文物,回民支队的刀也锈了,但那段日子,没走远,它在心里,像一座不褪色的丰碑。永远记得,是大家伙儿一条心,才打败了侵略者。八十年后的这份力量,还会指引——走向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