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剧这阵风刮得猛,续集拍得快,钱也赚得爽,可要真想拍上三季五季,不是闹着玩的。《云渺》这剧,一年五季都拍出来了,像模像样。《太奶奶》这续集,热度还破亿了,创了记录。以前那些火得不行短剧,像《老千》、《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郡主十岁》、《寒门小状元》,也都出了续集。听说,还有16部短剧续集等着播类型五花八门,连看着*难拍言情剧《日夜妄想》,都分成了上下部,结尾还留了个钩子,吊着观众胃口。短剧做系列化,确实有它独到的好处。成本不高,拍得快,原来的演员容易凑齐,版权也统一。百川中文的老总洛古特说了,长篇网文本来就有连载的性质,跟短剧做系列化*配的。还有制作公司格物致知,甚至想着《一品布衣》能比长剧还牛,成第一个拍完一部长篇网文的作品。可这系列化也不是那么好搞的。续季要**老观众和新观众,可不像首季那样,有强情绪爽点。等季数一多,头牌演员的档期就难约了,要想出眼前一亮的剧情创意,也更难了。《云渺》这系列,也打算第五季就完结正传了。制作成本是越涨越高。有短剧的续季成本,比第一部还增长了40万,赚的钱压力就大了。大部分人都觉得,系列化还是短剧精品化过程中重要的一步。它**留下印象的角色,出内容IP的价值,也**开拓出***商业空间。短剧系列化这股热风,才刚开始。不少短剧最后一集的评论区,观众对续季的瓜火热。“榜一”才能有续季?系列化2.0这波热潮,不少观众都在喊:“短剧欠我很多第二部!”“短国拍第二部的标准**是什么?”。之前也有不少短剧想结尾留个“第一季完”的字样,可就是迟迟没出下一部。有些是拍的时候原著没更完,没结尾,编剧*没自己圆上,所以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影响续季开发最大的,还是看第一部火不火。播出的7部短剧,首季无一不是榜一爆款。《云渺》最先开系列化这风,首季一开播就爆了,四季下来,热力值(差不多等于充值额)累计近7000万,收藏量也上千万,每一季都上热门榜,还蝉联好几天。《云渺5》的预约量都突破了238万。《十八岁太奶奶》第一季看的人就超10亿,第二季热度更高,红果热度破亿,看的人超过30亿,第三季预约量都有458万了。这些剧,像《老千》、《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郡主十岁,我把纨绔爹养成皇帝啦》,都上过红果榜一。《寒门小状元》开播第二天就上了热力榜榜一。第二季上线的时间,有快有慢。《云渺》系列,首季播第二天就启动了续季,主演王小亿的档期都提前定好了,剧本也赶在开拍前全写完了,保持两个月一更的频率。《十八岁太奶奶》两季之间才隔了50天。《寒门小状元》**只隔了37天就上线了。出品方山海星辰说,第一部火了之后才决定做续季,剧本是IP改编,第二季没完整剧本,但有个雏形,决定开发后很快就完成了,两部的拍摄时间很接近。反过来看,《老千》是春节档的爆款,结尾也留了剧情钩子,可第二季上线,却隔了7个月。续季间隔时间,跟演员档期、剧本开发进度,还有这系列化热潮都有关系。《乡下真千金》杀青前,内部就瓜过第二季,可这续作得推陈出新,编剧团队也是打磨了两个多月才拿出续作剧本。再加上两位主演的档期,一直等到6月才开拍,最后8月上线,距离第一季隔了5个月。美光盛世出品的《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系统满仓肉》,是五一档的爆款,监制艾蒙看到该剧成为榜一,立马就有想法做第二部,“小说一共是800多章,我们还只拍到50多章,结尾还写了‘第一季完’”。可那时系列化短剧就《云渺》一个例子,市场反馈也不足。目前第二季刚刚杀青,预计9月上线,也过了5个月。今年暑期档,《云渺4》和《十八岁太奶奶2》成功了,短剧系列化明显变快、变多了。“榜一”已经不是开发续季的硬性门槛,系列化短剧**了2.0时代。《黑月光她满口谎言》红果收藏量才44万,导演说,“第一部回本或接近回本,肯定马上开拍第二季。”第二季已经在招募演员,预计十月开机。据娱乐资本论统计,目前至少有16部短剧公布了续季规划。《荒年2》、《帝后每天互殴,看谁先死2》已经杀青,《家里家外2》已经开机,《一品布衣2》在筹备中,其他大部分也公布了开机时间,在红果上抢先进行了预约。短剧系列化,秘诀就在于独特人设、单元剧和强情绪。大部分短剧都有小说IP原著,但第二季比第一季难做是共识。最难的是开头,短剧得在一集内抛出悬念,制造强人设和强情绪,可第二季核心爽感都消耗差不多了,矛盾也解决了,情节冲突不强,很难再有个剧情钩子。“《荒年》是种田文,剧情偏生活流,第一季开头女主穿越作为钩子,剧情有三段节奏,女主分别荣获家人、亲戚和村民的信任,挖出水渠也是个比较圆满的结尾,第二季怎么开头是个改编重中之重。”艾蒙说,若按小说拍,女主直接开始经商,很难作为**人的开头让新观众入场。所以编剧用了一段原创剧情作为开头,引出卖冰粉这条主线,通过闪回让家人对女主再生忌惮,加入村中新角色制造矛盾,尽量加强剧情冲突,并加强女主几个孩子的人设。元畅觉得,独特人设正是系列剧能成立的基础,“**《庆余年》《琅琊榜》《云渺》都是因为主角的人物魅力、人物宿命感强,人物调性非常独特,才能继续做第二季。”《乡下真千金》也有类似特点,女主是穿越到现代的古人老祖宗,用古今知识差打脸现代的反派。除了人物魅力,单元形式也是适合开发系列的有利。《云渺》是单元探案,《太奶奶》则是“不断找回新孙子,整顿家族”的单元任务。洛古特觉得,单元剧**适配观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不太影响主线剧情,“若**单元不喜欢还**看下一个”。但《云渺》四季的剧本创作是难,“第四部我们写了一个月,最后一周还是觉得不好,又推翻,写完剧本到开机只剩下不到一周,对制作团队筹备来说是非常辛苦的。”洛古特回忆,原著中有不少超自然现象,要较大的特效量,考虑到制作成本和**难度,从第二季第二个单元开始几乎都是原创故事。“悬疑案件的诡计不能重复用,每次都得想新的创意,认识云渺的生物从家族前辈到‘神兽’大黄,也有点灵感枯竭了。”《云渺》系列**第五季就终结了,“若第五季大爆,之后**推出前传、番外,但正传就到这里了,一方面以后演员的档期会难约,从其他方面来看我们能做续集也是因**的支持,想让**IP在最好的时候完结。”山海星辰觉得,系列化的题材范围很广,悬疑、探案、民俗、权谋、冒险、幻想脑洞或者贴近日常生活的轻喜剧都适合,但核心是故事内核统一,各季互相之间有关联,**共享故事背景或固定角色,国内的唐诡、武林外传,国外的权游、漫威系列都是这样。“感觉没有不适合拍系列化的,主要还是看编剧的改编角度和文字功底,但多数情况下,闭合剧情,一点开放剧情的口子都不留,很是悲剧(**男女主都死了),就很难开新作,文字类、纯爱类也不太合适。”因为制作周期短,系列化案例少,目前大部分系列化短剧都是等第一部播出后再判断是否做第二季,并根据市场反馈满足观众期待。《云渺》的四季就有明显不同的基调风格,“第一部根据原著故事来拍,无论是悬疑感还是人设身份的期待感都很强。第一部里的角色基本都认可云渺的身份了,第二部我们想考虑新观众能看懂,因此用做付费剧的**,接地气,每个单元也比较长。第三季的故事更悬一点,反转精妙,有点叫好不叫座,于是第四季又回到了第一部的风格,人物情感**。”《十八岁太奶奶》的主创也根据观众反馈调整剧本。“我们总是会不停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写会不会俗套了?会不会没有超出观众的期待?会不会写得太偏了,失去了**IP本身的魅力?”第二季加强了观众喜欢看的轻喜元素,网感十足,王道铁的模子舞一度成为出圈名场面,年轻太奶奶容遇与老年儿子英宝亲情线喜爱,第二季又重演了一遍英宝为容遇打Call,第一季太奶奶解决航空航天危机,第二季就实现梦想送火箭上天,整顿家族与实现自我双线并进,情节密度更强,情感浓度更高。山海星辰自制的《早逝白月光穿十一年后,成全家福星》在登顶热播榜后很快决定做第二部,主创认为,续季的难点在于要处理好观众期待与故事连贯性,并且让没看过第一部的观众能快速理解整个故事框架和剧情期待点。洛古特也有类似感知,他发现《十八岁太奶奶2》值得学习的一点是,第二季没有承接第一季结尾,能让更多新观众看懂。“《云渺》第二部接着第一部时间线,回过头看意义不大,短剧的观众包容性很高,不会太在乎这一点。续季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新老观众都满意。”短剧系列化能走多远?若是对电影、长剧来说,IP系列化说明获客成本低,还能通过IP衍生周边***商业价值。但短剧这看着更容易做系列化的,还要***前期规划、生态建设与商业方式的开发。是筹拍滞后**续集成本的上涨。一位制作过续季短剧的制片人提醒小娱,因为间隔时间太久,第二部成本超过百万,是第一部的1.5倍,“若第一季播出后就筹备、开拍,预计成本增长不会超过10万。”演员、导演和拍摄周期是成本增长的来源。主演日薪从7000元涨到1.2万。因为第二部有观众期待,主创团队想做得更好,拍摄周期也从7天拉长至9天。洛古特觉得,《云渺》每一季的成本都在增长,他预计,未来短剧系列化成熟后,也许会出现两三部连拍、隔一周上线的方式,最大承接观众期待与播放热度。“我们也在吸收《云渺》的成功经验,开发新的系列化短剧,也许会采取两部套拍***。”相较于系列化长剧的长期宣发,短剧IP还没有形成长期运营的态势。较为有用的是红果的预约机制,规划了续季的短剧基本都会在筹备开始前开启预约。《云渺》在每一季结尾都提示观众搜索续集观看,红果的推荐机制会让观看过某一季的观众更有**刷到系列化内容。但目前还未有短剧会用单独的账号沉淀用户资产,集中宣发,从《云渺》四季的数据来看,观众整体**为“漏斗型”,第三四季的收藏量不足第一季的1/3。目前短剧系列化基本只有“续集”形式,而长剧还有前传、XX宇宙、同一主题不同事件等多种**。马厩制片厂即将上线的《盛夏芬德拉》是以《深情诱引》中男主大哥周晟安与大嫂白清枚的故事为主线,成为一种创新用。短剧因为制作周期短、迭代快,造就了IP系列化的不同态势。《云渺》两个月一更,一年就能开发完五季,相较于长剧、电影来说,稳定性极高。而系列化的热潮也有**改变当下不少短剧的创作**,铺垫更长、线索更多、矛盾更复杂,留下系列化的“钩子”。多短剧公司开始签约演员,短剧系列化同样也为演员培养。四季《云渺》让王小亿成为修仙大女主代言人,有了代表角色。《乡下真千金》也开发出李柯以身上“又老又小”的特质。《十八岁太奶奶》**她登顶演员榜榜一。艾蒙认为,目前来看,短剧系列化还只是短剧头部公司开发精品短剧的一种方式,从数量上来说未来很难占据主流。但系列化仍然是有意义的,它为制作方***创作确定性,让演员留下更多印象的角色,也最大承接了短剧观众的期待,加强短剧精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