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里斯的老乡们,咱琢磨的广播剧,第二集弄出来了,这回得好好听听啊!时间过得是真快,眼睛一闭一睁,快八十年了。嫩江水哗哗地流,都流了八十年,可有些事儿,刻在骨头上的事儿,它忘不了。今年,就是抗日胜利八十周年。咱梅里斯融媒体中心,就是搞了个事儿,叫《烽火嫩江畔》。第二集出来了。得,今儿不扯别的,咱就聊这第二集。这集儿叫《葛根庙的星火》。听就带劲儿,对不?说的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八号,苏联那帮人,就是跟日本打的那帮人,宣战了!还派兵过来东北。这下,日本那狗日的,要完蛋了。空气里都透着一股子味道,**啥。**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故事发生在哪儿?内蒙古兴安盟的葛根庙那儿。主角是谁?是个叫王海山的达斡尔族小伙子。他不是一般人,梅里斯莽格吐村出来的,年轻混进伪满的军队里了。为啥混进去?不是他想当汉奸,他是卧底!心里头憋着一股劲儿呢。这王海山,为啥这么硬气?他早年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待过。全是日本人的地盘,可他就在那儿,亲眼看见日本人对“满洲”(就是东北那块儿)瞎折腾,啥殖民抢闹啊。他看不下去了,心里头那火苗子,“呼”地一下就着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么算了。回到这儿,葛根庙。王海山可没闲着。他跟那些跟他一样,心里头不得劲儿的人,偷偷摸摸地联系。都是些学生年轻的士兵跟他一样觉得不靠谱。王海山就在他们中间转悠,跟他们说,是中国人,不能让日本人这么欺负下去。慢慢地,人心就聚起来了。时间一到,就到了八月份十一号,凌晨。天刚蒙蒙亮,黑压压的一片,王海山带着他的一帮兄弟们,都是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学生,动了手。他们冲向了日军军官集训队。场面得有多乱啊!枪声“噼里啪啦”响,喊杀声震天。这些年轻人,平时看着*斯文的,这时候比谁都狠。他们跟日军干起来了,啥?就是要把这伪满的旗子扯下来,把那些当官的,给收拾了。战斗打得真激烈,都是学生,没多少真本事,可为了活命,为了不被人当牛马使,他们豁出去了。硬是干掉了好多日本兵,把伪满的军徽都给扯下来了。干完了这票大的,他们成立了“蒙古自卫大队”,自己给自己当队长,自己说了算。王海山也不是一天两天就成名的。他出生在梅里斯莽格吐村,家里穷,是个苦孩子。一九三六年,才十九岁,就毕业了,进了伪满的陆军兴安军官学校。觉得这地方不行,又跑日本,去了神奈川县陆军士官学校。学成回来,又当了伪满乌兰浩特军官学校的连长。他心里门儿清,知道跟着日本人没好果子吃。到了一九四五年八月,机会来了。他跟都固尔扎布他们一合计,干脆,造反了!带领兴安陆军军官学校的学生们起义,跟着革命队伍走了。这叫什么?这叫有勇有谋。“八一一”起义成功了,王海山*没闲着。他当了兴安中部警备大队第一中队队长,后来又当了警备总队第一大队队长。跟着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打天下。一九四六年,他还入了党,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官越做越大,成了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再当了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的师长。辽沈战役那会儿,他也是冲在最前面的人之一。建国之后,他*没闲着。当了内蒙古军区分区司令员、蒙绥公安部队副司令员、呼伦贝尔军分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还要了个大校军衔。到了一九七九年,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一九八三年,离休了。二零零二年五月,这位英雄人物走了。他的骨灰,最后撒在了他曾经浴血奋战的辽宁黑山县。王海山的名字,就是达斡尔族,还有整个内蒙古,还有全国人民,心里都记着的一笔。他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也是从老百姓里头出来的。是那股子不甘心,那份子爱国心,把他逼成了英雄。第二集《葛根庙的星火》,说的就是王海山这么一段事儿。他怎么想的,怎么干的,都给安排进去了。配音的是王子铜,看着资料*厉害的。视频是耿德波弄的,编辑是赵伟男,是贾玲,责编是陈佳玉,总编是丛明辉。大家伙儿都*用心。这广播剧,就是想提醒大家,历史是啥?历史就是一帮人,为了活,为了好,为了下一代不受欺负,他们干的那些事儿。王海山和他的兄弟们,在葛根庙点燃的那把火,就是希望,就是力量。这火,烧了八十年的风风雨雨,还要继续烧下去。没事儿大家伙儿**找找这广播剧,第二集,听听王海山的故事。得让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