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桥警事》:剧情老套又逻辑乱,现实感去哪了?开局就翻车:环保问题硬塞进派出所9月15号晚上,电视剧《枫桥警事》在央八首播,说是讲基层派出所的故事,结果两集下来,感觉像是编剧拍着脑门子瞎编的。最大的问题出在剧本上,好多地方都太套路了,而且讲事情的时候,逻辑简直乱成一团。这些本该在写剧本的时候就能发现的问题,结果硬是拍了出来,你说逗不逗?剧里讲的是“枫桥经验”,这想法本身没错,可具体拍出来,质量差得离谱。就拿第一集来说吧,一上来就整了个大矛盾:养猪场在河边上游,养鱼场在下游,养猪场老板往河里排废水,把养鱼场的鱼都给毒死了。养鱼场老板找上门,要求赔偿,还威胁要拆养猪场。警察来了,又是调解又是劝和的,女主角还给送文件,说两个场子都能升级改造。结果呢?养鱼场老板后来“自杀”了,后面的剧情里可能还有反转,但现在播出的内容里,还没看到啥特别的。咱们来捋捋这事儿的基础逻辑。最简单的道理,养猪场往河里排废水是违法的,环保部门早就该上门查了,根本不用等养鱼场老板搞“自杀式袭击”。可剧里呢,基层派出所的警察忙得团团转,实际上这明明是环保部门该管的事儿啊。养猪场老板还让民警去劝,这是闹着玩儿呢?该关停的关停,该整改的整改,不能啥都往派出所塞啊。所以你看,编剧在这点上根本不管逻辑,该谁管谁管,别啥都往基层派出所硬塞。民警现场“躺平”:病态男逃跑民警却站着看第二集里还有个更离谱的戏码。公园里,有个病态男要侵害女同志,两位民警开着巡逻车过来。按理说,民警这时候该赶紧制服病态男,防止事态扩大。结果呢?病态男用刀子挟持女同志,把她推到车子后排,关上车门,然后打开前排车门,开车跑路。咱们的两位民警呢?居然在旁边站着,没上去冲的意思。这剧本写得也太扯了吧?可能是为了给女主角增加光环,后面女主角跟病态男聊了会儿,把女同志救出来了,还安抚了病态男。这些当然都是正能量的戏,但前提是得有第一现场民警的基本功啊。病态男都已经和女同志分开了,居然还有关车门、开车的时间,这要是现实中,警察早该冲上去把他控制住了。编剧在这点上又犯了逻辑漏洞,基础的工作能力都没写出来,后面的正能量戏码就显得特别假了。套路化剧情多:女主角为工作分手太牵强除了逻辑问题,剧里的套路化东西也太多了。比如女主角订婚宴上,派出所突然有紧急情况,她立马走人。结果“前夫哥”不乐意了,晚上俩人聊天,最后闹到分手。这简直是个老掉牙的套路,而且根本不符合写实原则。要是“前夫哥”真这么没素质,女主角也不可能跟他订婚啊。既然订婚了,说明他至少不是那种人。编剧为了整冲突而整冲突,实际上是想证明女主角一心为工作,但这种创作手法早就过时了。咱们平时讲故事,照样可以塑造一心为工作的女主角,没必要用这种生硬的套路。现实感去哪了?编剧该去枫桥看看说到底,《枫桥警事》的问题在于,编剧根本没去枫桥看看,就拍着脑门子瞎编。写“枫桥经验”,就该去枫桥实地采风,了解真实情况,而不是自己瞎编套路,丢掉基本逻辑。编剧的职责就是采风,然后把这些采风内容用逻辑讲清楚,可剧里呢?完全是闭门造车,离现实太远。你想想,要是编剧真的去枫桥看看,了解基层警察的工作,就不会写出这种环保问题硬塞进派出所、民警现场“躺平”的戏码了。咱们看电视剧,图的就是个真实感,可《枫桥警事》这两集下来,让人感觉特别假,就像是在演“枫桥神话”,而不是讲“枫桥故事”。《枫桥警事》这剧,说是讲基层派出所的故事,结果两集下来,感觉像是编剧拍着脑门子瞎编的。最大的问题出在剧本上,好多地方都太套路了,而且讲事情的时候,逻辑简直乱成一团。这些本该在写剧本的时候就能发现的问题,结果硬是拍了出来,你说逗不逗?如果你也看了这剧,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剧情老套又逻辑乱,现实感去哪了?参考资料:1. 电视剧《枫桥警事》首播评价分析(网络评论)2. 基层派出所工作真实写照与影视创作的差距(学术期刊)3. 枫桥经验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问题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