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2025年首个管理提示,聚焦微短剧创作。提示强调,微短剧创作应追求“爽”感,但需有度,避免沉沦于“怼”“打脸”等泄愤式表达。同时,提示指出,微短剧创作应回归生活、艺术本身,坚守主流价值,传播美好与希望。此外,提示还强调,微短剧创作不能过度娱乐化,需关注时代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在广电总局推动下,微短剧行业正迈向黄金时代,创作出更多抒写时代、观照人心的佳作。
2025年微短剧创作新风向:平衡爽感与正能量,回归生活本真随着2025年首个管理提示的发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对微短剧的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在追求爽感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容的健康与正能量,回归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本源。(一)爽而不滥,回归创作规律微短剧因其快节奏和贴近网络的特点,一度被误认为天生带有“爽”感属性。然而,真正的文艺创作应遵循明确的逻辑和规律,尊重艺术创作的本质。管理提示指出,微短剧的创作不应沉溺于单一的爽感表达,如“怼”“打脸”等泄愤式内容,以及“全能正派”和“极端反派”的人物设定。微短剧应当接地气,回归生活,传递正能量,为观众带来美好与希望。(二)想象有度,坚守创作底线对于“穿越”“重生”等时空错位的创作手法,管理提示强调不能过度娱乐化,避免恣意编织和生拉硬凑。微短剧虽篇幅简短,但不应以粗鄙、粗俗的内容来博取眼球,更不能以价值观上的偏颇来制造爆点。微短剧不应成为逃避现实的避风港,而应引导观众积极向上,涵养社会文明健康风气。(三)爱情题材,坚守文明底线在爱情题材的微短剧创作中,管理提示指出不应沉溺于低俗、狗血设定,而应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情,传递文明和温暖的价值底色。近年来,广电总局通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多个创作计划,推动微短剧创作的多样化发展,并发布了《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旨在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赋能千行百业。此次管理提示的发布,再次强调了微短剧创作应坚守的核心价值——匠心。在微短剧创作的黄金时代,唯有创作出更多抒写时代、观照人心的佳作,才能推动微短剧行业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