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态势。院线电影票房强劲,创下95亿元佳绩,而短剧则未能激起太大波澜。网络电影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开始调整策略,从灵异惊悚转向武侠、港风等题材。明星加盟、IP改编成为新趋势,但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依然存在。面对挑战,网络电影行业正在积极调整,通过资源倾斜、精品化创作、与短视频平台合作等方式,力求重塑行业活力。尽管面临困境,但网络电影市场仍具发展潜力,未来可期。
2024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风云变幻,网络电影转型之路初现端倪2024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喜忧参半的态势。院线电影凭借95亿元的票房收入,创下中国影视年度票房最快破200亿的纪录,而备受期待的短剧却未能激起市场波澜。与此同时,网络电影在经历了井喷期后,开始探索转型之路。院线电影强势回归,票房突破95亿元春节档期间,院线电影市场一扫此前萎靡不振的状态,收获了95亿元的票房,创下了中国影视年度票房最快破200亿的纪录。这一成绩充分证明了院线电影的市场潜力。短剧市场遇冷,新剧上线未掀起波澜与院线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寄予厚望的短剧市场却连连哑火。尽管有超2000部新剧上线,但最高播放量也只有3.4亿,令一众业内人士大跌眼镜。网络电影转型探路,题材风向发生转变在院线和短剧市场跌宕起伏的背景下,网络电影市场似乎找到了绝处求生之道。虽然未能产出如《黑白潜行》这样的爆款,但《笑傲江湖》、《大奉打更人之世间无我这般人》等IP改编之作的问世,还是掀起了一波热度。网络电影产业规模迅速膨胀,曾成为影视行业低成本敲门砖2014年,网络电影在互联网与影视产业的深度融合趋势下诞生。周期短、收益高、制作门槛低的特点,使得网络电影产业规模迅速膨胀,成为影视行业低成本敲门砖。然而,网络电影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吸引传统电影从业者尽管爆款数量逐年增长,但网络电影因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对传统产业的颠覆,未能吸引到传统电影从业者批量下场。2021年,网络电影迎来黄金时代,但随后陷入沉寂2021年,由于大环境对观众线下观影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在流媒体上观看电影成为最佳方式,网络电影的黄金时代就此到来。然而,时代红利下诞生的热潮最终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而再次陷入沉寂。监管加强,网络电影创作空间受限,转向港风题材2023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网络剧片发行许可和播出管理提示》,提出网络电影采取许可证全覆盖且无证不得播出。监管的加强令曾经大热的影片类型创作空间受到限制,网络电影开始探索新方向,港风题材成为新一代“香饽饽”。明星下场演网络电影曾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市场认可,但近年来“明星+大IP”的杀手锏效应消退明星下场演网络电影曾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市场认可,但近年来“明星+大IP”的杀手锏效应消退。陈紫函、罗嘉良和董璇加盟的《神雕侠侣:问世间》以及张雨绮、黄曦彦、洪金宝出演的《笑傲江湖》两部卖相极好的网络电影,尽管小有热度,仍没能达到最理想的票房收益。网络电影质量存在不足,创新不足导致续作票房不达预期网络电影质量存在不足,创新不足导致续作票房不达预期。2023与2024年票房排名前十的网络电影豆瓣评分均未能突破6分。且尽管有一些知名作品,但创新不足的问题导致许多续作均如《黑白潜行2》一般未能达到预期票房。网络电影市场持续收缩,观众精品意识觉醒网络电影市场持续收缩,观众精品意识觉醒。相较于2021年19.6亿元的票房规模,如今的网络电影票房衰落态势明显。但商业模式的不断进化与从业者的调整以及坚守,显示出网络电影进入“维稳期”后依旧存在着强大的发展动力。网络电影产业生态建设,探索新路径面对受众偏向转变、竞争压力增大等挑战,网络电影内部生态也进行着积极的调整与布局。市场主体开启了全新的网络电影产业生态建设,试图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摸索出网络电影的求生之道。头部平台资源倾斜,制作公司差异化竞争爱奇艺、腾讯和优酷等头部平台,通过资源倾斜、分账模式调整等方式,鼓励网络电影制作方将作品视为创作的首要目标。制作公司则通过在垂直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寻求求生之道。网络电影创投活动层出不穷,新力量探索新路径联结高校、基金会以吸纳新力量的网络电影创投活动层出不穷。2024年6月至11月,“网络电影创投青创计划”正式举办,通过新力量探索新路径成为业内共识。网络电影与短视频平台、院线融合,拓展宣发渠道网络电影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宣发成为一种高效的方式。同时,“院网融合”的放映模式让网络电影开启了“多条腿走路”的尝试,作品元素更加多元、受众也能由此破圈。网络电影市场虽面临挑战,但发展动力依旧强大虽然网络电影市场面临挑战,但商业模式的不断进化与从业者的调整以及坚守,显示出网络电影进入“维稳期”后依旧存在着强大的发展动力。只要创作者与投资者长期坚持“以质为主”的原则不断求变,相信健康积极的产业生态终将建立,网络电影也将彻底打破“低质粗糙”的刻板印象、释放全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