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1》这部电影还没上映,已经**沸沸扬扬。**暑期,观众们都在翘首以盼,猫眼和淘票票上“想看”的人数加起来超过550万,创下平台历史新高。***以为这电影会在7月31日上映,毕竟片名就叫《731》,数字看着**日期。可7月31日都过了,电影*没影儿,让大家伙儿都纳闷儿了。要说《731》这片名,可不是随便取的。它指的是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就是**在东北干下滔天罪行的731部队。这支部队由石井四郎中将领导,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细菌实验基地,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731》这片名透着一股子阴森劲儿,跟哪天上映没关系。观众们那么期待7月31日上映,是因为之前宣传说定了日子,加上片名数字联想。真正该琢磨的是为啥没按时上映,还有**知道多少731的事。电影撤档,网上流传着几种说法。一种是说家长举报电影太血腥,担心孩子看了受刺激。这理由听*合理,731部队的暴行就是恐怖,拍出来肯定震撼。但没啥证据,*没官方说法,大多都是自媒体瞎猜,抓住了“保护孩子”**点,编了个简单又带劲儿的解释。信息这么乱,这种说法最容易传,不靠谱。另一种说法是电影没过审。有自称看过试映的观众说,电影把731部队的罪行说成了个人良心发现的故事,把系统性的反人类罪行,说成是个体救赎,这本身就危险。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一部分,成员是在国家意志下参与屠杀的,不是几个人的失误。把这么复杂的历史,说成“坏人变好人”,既模糊了罪恶根源,也**给加害者找借口。*没证据,但这说法比“家长举报”靠谱点儿。还有一种**是电影质量不行。导演赵林山以前的作品都不咋地,《铜雀台》和《我的前任是极品》豆瓣评分都在5.5下面的。所以也有人怀疑,电影**是自己质量不过关,片方权衡后决定撤档,找个“择日再映”的理由。这不咋刺激,但*符合商业逻辑。不管电影为啥没上映,731这段历史早就有作品涉及过。最早的香港电影《黑太阳731》(1988年)就*直接,冻伤实验、活体解剖、毒气实验,看得人难受。这电影后来成了香港三级片,争议很大,有人骂它血腥,也有人夸它敢直面历史。香港还拍了续集,但影响都没第一部大。台湾华视也拍过纪录片《死亡工厂731》,由蒋纬国监制,史料翔实,系统梳理了731部队的罪行。韩国也有剧《黎明的眼睛》提到过731部队。前段时间日本NHK还播了纪录片《731部队的真相》,用了苏联伯力审判的录音档案,让日本右翼势力颜面扫地。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的《恶魔的饱食》也是揭露731的重要作品,有些细节被质疑,但影响力很大。青木富贵子的《731:石井四郎及细菌战部队揭露》则比较严谨,***战后美日如何掩盖731罪行。731部队的头头石井四郎是个野心家,他不顾国际禁令,大力发展细菌战。他忽悠军部,到处演讲,还发明了滤水机,打着“防疫给水”的旗号干坏事。他招募了各地医学专家和村民,建了庞大的实验基地。731部队的总部在哈尔滨平房区,有80多栋建筑,核心是“口号楼”,关押着被他们叫作“马路大”的实验对象。他们干的实验,说出来都恶心。冻伤实验把人冻成白骨,毒气实验看人慢慢中毒死亡,细菌武器实验用人当靶子,还有各种惨绝人道的实验。1940年到1942年,他们在宁波、常德等地投撒鼠疫跳蚤,造成很多平民死亡。1945年苏联参战,731部队赶紧销毁证据,杀人烧文件,跑回日本。可这些战犯没受到惩罚。美国为了要731部队的细菌数据,跟石井四郎他们搞了交易,换取了实验资料,们逃脱了审判。战后,不少731部队的“骨干”还成了日本医学界的权威。731部队的罪行是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伤疤,跟纳粹的奥斯维辛一样臭名昭著。奥斯维辛的电影不少,好莱坞都拍了不少,像《辛德勒名单》就是经典。731也要多拍,多们知道其中的罪恶。揭开伤疤是为了铭记历史,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让这种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