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烽火笔墨》9月开播!看文化名人抗战救国文化人的“笔杆子”有多硬核?各位老铁!最近听说有个叫《烽火笔墨》的网络纪录片,9月16号就要开播了,讲的是那些文化名人当年怎么用笔杆子抗日救国的故事。这节目由中宣部、广西台联合搞的,足足30集,每集才6分钟,一看就是冲着年轻人来的。你们说,这些老先生们当年真是把笔当枪使啊,这精神头,现在想想都得佩服得五体投地!桂林成了文化抗战的“大后方”话说九一八之后,咱国家真是遭了大难。1938年到1944年那会儿,好多进步文化人士都跑到桂林去了,为啥?因为桂林当时是国民党统治区里文化中心嘛!就像现在一些老总跑到深圳创业一样,那时候的文化人就是冲着桂林来的。这地方一下子就有了上百家报刊、上千名文化人、上万篇救国檄文,你说这阵仗,比现在某些网红直播还热闹!用物件讲故事的"微纪录片"这《烽火笔墨》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不搞那些大而全的叙述,而是用"小切口、大历史"的方式。每集就讲一个故事,可能就是一首歌、一张报纸、一幅画、一封信这些小物件,就能串起郭沫若、茅盾、巴金这些大人物在桂林干的事儿。节目里还用了好多历史影像、专家访谈,甚至把电视剧《阵地》的片段也用上了,这混搭的手法,看得出来是下了功夫的。谁说文化人只会耍笔杆子?有人可能会说,文化人就只会写写画画,能干啥?可《烽火笔墨》里就告诉你,这些文化人可了不得!比如周恩来三赴桂林指导文化抗战,李克农潜伏指挥,李四光搞地质报国,关山月画《漓江百里图》,这些故事估计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特别是鹿地亘那个日本人,居然也参与反战广播,你说这事儿神奇不神奇?这档节目你看了吗?现在各种纪录片多,但像《烽火笔墨》这样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历史故事的还真不多见。每集才6分钟,不会浪费你太多时间,但看完又能学到不少东西。你们说,这样的节目是不是应该多来点?毕竟,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嘛!---参考资料: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烽火笔墨》节目简介2. 广西壮族自治区宣传部2025年文化项目规划3. 《阵地》电视剧制作团队访谈记录4. 桂林抗战文化城历史研究资料5. 中国日报社广西记者站 石睿鹏《抗战文化精英在桂林的活动及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