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斋:兰若寺》这部片子挺有意思,把蒲松龄写的五个老故事用**串在了一起。整部电影是蒲松龄去探访兰若寺开始,中间穿插了《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这几个故事,最后又回到兰若寺那个地方。整个电影围绕着一座寺庙、一棵树、一口井展开,通过这些元素,把人各种不同的样子都给出来。有的人贪心不足,有的人真心实意,还有的人在乱世里感情不清,有的夫妻感情好,有的面对生死还要好好想想。导演们用不同的风格来拍这几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挺。《崂山道士》那个故事,用的是毛毡的质感,看着挺怀旧,有点小时候玩玩具的感觉。《莲花公主》延续了梦幻的调调。《聂小倩》把背景搬到了民国时期,还加了飞机、火车这些现代玩意儿,挺出人意料,也想更多。《画皮》那个故事,叙事的角度跟以前不一样了。《鲁公女》则是用一种青春浪漫的风格,把神话故事推向了新的高度。这些不同的风格跟故事本身挺搭的,一个接一个,把人的感情冲击得强烈。看的时候很投入,也能**到人生各种各样的样子。《聂小倩》和《画皮》这两个故事,把现代人的想法加进了老故事里。《聂小倩》的故事发生在民国乱哄哄的时代,小倩的形象也变了,不再是只知道依附书生的女鬼,跟乱世的洪流搅和在一起,个人怎么活下去成了重点。电影把明线暗线结合起来,让故事的主题不只是爱情或者恐怖,有了新的意思。《画皮》那个故事彻底换了重点,不再是一味地渲染鬼怪变人的样子有多吓人,把镜头对准了受害的陈氏,她的内心跟现代人挺像的。她那句“我很恶心!”是全片最感动的地方,既是对丈夫跟鬼怪不清不楚的行为生理上的反感,也是对自己遭遇、对“贤妻”规矩下的不公待遇的强烈不满。《鲁公女》的故事很打动人,它补完了传统《聂小倩》故事里结局不好的地方,还第一次把“黄泉”给画了出来。故事里“救九命”的部分挺有哲理,男主角为了救一条快死的鱼,愿意跟爱人分开,那句“难道鱼的命就不是命吗?”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说明生命的平等不只是人跟人之间的事。《聊斋:兰若寺》在制作技术上进步很明显,更重要的是感情上有了**。五个故事基本上还是按照老故事的框架来的,但是加进了现代人的价值观,让故事有了新的生命力: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情节,用当代人的想法看老故事,在细节里发现了新的感情。当兰若寺的井底照出人间的各种样子,当蒲松龄写的文字在屏幕上焕发新生,《聊斋:兰若寺》用动画的**真诚地看了看人的感情。不管是《聂小倩》对乱世的暗示、《画皮》对男女角色的思考,还是《鲁公女》对生命意义的**,都让老故事有了新的面貌,跨越了时间,焕发出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