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砍杀片里面花样可多了。有的片子加了点乐子,有的剧情是重点,还有的纯粹玩动作。有的拍得跟真事儿没啥区别,残酷得不行,有的就是血浆喷得哗哗的,不管够。但要说最过瘾的,还得是带悬疑的——你知道,就是“谁是凶手”那套,**跟片里的人一起猜,不关头,根本不知道刀是哪只手举起来的。下面这10部片子,保证**一边看得手心冒汗,一边猜得头头是道。10. 《血怒》(1987)这电影讲的是双胞胎托德和特里,从小就不咋地。特里杀了人,却把锅甩给托德,**托德蹲了十年大牢。托德出来之后,打算报仇,他要再杀一批人,再把锅甩回给特里,也尝尝蹲大牢的滋味。于是公寓楼里开始有人死,只有特里和他的朋友们能阻止这场屠杀。双胞胎搞事,那刺激劲儿就俩字:加倍。这部80年代的砍杀片要是火了,那真是可惜了——它把“谁是凶手”玩得溜,俩双胞胎谁干的,根本分不清。跟其他经典砍杀片一样,不光有悬念,血浆和暴力管够的。还有俗套又带感的调调、黑色幽默,再配个80年代的合成器配乐,绝了。9. 《恶魔的陷阱》(1988)这电影讲的是个深夜电视制片人波津奈美,收到一封怪信,里面是段虐杀视频,被杀的女人长得跟她超像。她觉得这能搞个爆款节目,就带着小团队去了视频里的废弃工厂。**一到那儿,团队成员就一个接一个被干掉了,奈美还遇到个神秘男人,说自己知道凶手是谁,也是来查案的。日式惊悚玩出花,反转吓你一跳这部日本电影受西方影响*大,尤其像意大利犯罪惊悚片,杀人场面拍得又酷又艺术,还特吓人。但血腥背后藏着好几个谜,最后凶手揭晓时离谱——但这就是这部片的魅力,独一份的日式砍杀片。8. 《水晶鸟》(1970)美国作家山姆·达尔马斯在罗马度假,某天晚上撞见博物馆里有人要杀人,他被关在玻璃门外,看得一清二楚。**这之后罗马开始连环杀人,警察觉得山姆是唯一见过凶手的人,帮忙破案。他只能一遍遍回忆那晚的事,想找出点线索。意大利恐怖片的巅峰要说把恐怖和悬疑掺一块儿,意大利的“铅黄片”(giallo)里好多都能打。但《水晶鸟》是标杆,把犯罪和恐怖揉得恰到好处,既悬疑又吓人。片里反复回放那段目击画面,逼着观众跟主角一起琢磨:**发生了啥?7. 《我的血腥情人节》(1981)瓦伦丁布拉夫小镇是个采矿镇,20 年前矿难死了——就是因为俩工头跑去参加年度舞会了。只有矿工哈里·沃登活了下来,被逼得吃人肉,疯了。小镇想重开舞会,**出现个穿矿工服的杀手,专挖受害者的心脏,大家都觉得是哈里回来了。加拿大矿坑里的暗黑宝藏80 年代加拿大恐怖片出了不少好货,这部就是邪典经典——不一样的背景、调调,加上这些年火起来,名气大。它还有个梗:原版被剪了 9 分钟,好多片段成了“失传镜头”。作为悬疑砍杀片,它放了好几个烟雾弹,不猜不出凶手。6. 《愚人节》(1986)一群大学生去偏远别墅过复活节,刚到就发现屋里全是“恶作剧陷阱”,一开始还觉得好笑,**周末有人开始失踪。剩下的人觉得不对劲,外界传来消息:有个精神病患者跑出来了,别墅的通讯也被掐断了。满屋子嫌疑人,猜吧这部片当年因为结局反套路而出名,不根本看不出路数。前面就是标准的“谁是凶手”,烟雾弹明显,反转也多,凶手身份一直藏着。整体调子比较轻松调皮,适合不爱看太血腥,但就爱猜凶手的人。5. 《祝我生日快乐》(1981)高中生弗吉尼亚(吉妮)很受欢迎,最近刚从车祸里恢复——车祸里她妈死了,她自己失忆,还会突然断片。**她所在的“尖子生团伙”开始死人,大家急着找凶手,而吉妮的断片让她自己也成了嫌疑人。80 年代砍杀片:谁都**是凶手这部片最牛的是**一直猜,连主角都**是凶手——毕竟她失忆又断片。最后揭晓凶手时有点拉垮,但创意杀人场面和全程紧张感,还是让它攒了不少粉丝。4. 《感恩节》(2023)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市的“黑色星期五”,当地超市 Right Mart 发生骚乱,死了好几个人。超市老板的女儿杰西卡·赖特那晚很惨:男友受伤后甩了她,她还觉得是自己**了骚乱。一年后超市又要搞促销,抗议不断,更糟的是出现个杀手,专杀那些他(或她)觉得对那晚骚乱有责任的人。节日主题砍杀片,猜凶手很上头开头超市骚乱就够刺激,接着交代背景,一下子冒出好几个嫌疑人。手法不算复杂,但烟雾弹够多,猜到一半才开始掉线索。整体就是致敬经典砍杀片,血浆管够,看得爽。3. 《樱桃瀑布》(2000)虚构的“樱桃瀑布镇”里,有个杀手专杀处女。警长的女儿乔迪·马克恩(布兰妮·墨菲 饰)被卷了进来,她的朋友们一个个被盯上。她查到这些案子能追溯到 25 年前——有个女人被侵犯,而政府官员把这事压下去了。乔迪得在更多朋友死前,找出谁在为过去的事复仇。反套路的砍杀片,有意思布兰妮·墨菲演的乔迪一边查陈年旧案,一边应付各种烟雾弹,最后才揪出凶手。小镇黑历史挖得够深,悬疑够劲,杀人场面也够狠。除了悬疑在线,它还靠反套路(专杀处女,颠覆恐怖片老梗)、黑色幽默和社会讽刺,在恐怖迷里成了邪典。2. 《惊声尖叫》(1996)高中生西德尼·普雷斯科特(内芙·坎贝尔 饰)和朋友们被一个戴面具的杀手盯上,这杀手叫“鬼脸”,痴迷恐怖片。死人多,朋友们之间互相怀疑,谁都信不过谁。《惊声尖叫》成了 90 年代最**的恐怖系列之一,***觉得这是韦斯·克雷文最好的作品。90 年代悬疑砍杀片的天花板对 90 后来说,《惊声尖叫》和《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定义了**年代的砍杀片——全靠密集的悬念勾人。两部都好,但《惊声尖叫》的文化影响力太大了,直接重塑了砍杀片。这种“元电影”(meta)式的砍杀片,既是致敬也是创新,成经典不是没道理的。1. 《忌日快乐》(2017)特里·格尔布曼(杰西卡·罗德 饰)被困在循环里:她在校园里被面具杀手杀死,第二天一睁眼,又回到被杀那天。每晚她都想逃,可不管怎么改,最后还是会死。但每次循环,她都能多知道点凶手的线索,慢慢逼近真相。时间循环 + 砍杀片,居然这么带感《土拨鼠之日》混搭砍杀片,听起来**很蠢,但特里一次次被杀的循环,加上“谁是凶手”的悬念,让它成了 2010 年代最好的恐怖片之一。设定离谱又带感,血浆和黑色幽默都有,现代悬疑恐怖这么能打的,真没几部。续集《忌日快乐 2》也值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