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南京照相馆》算是个好东西,可惜就是看不懂,或者根本不愿意看。这十几年来,中国电影进步多大,这话**听了就摇头,或者心里嘀咕,哪有那么多进步,吹牛的。在这《南京照相馆》出来之前,倒真有一部叫《里斯本丸沉没》的纪录片,也*扎眼的。讲的是二战日本跑着送英国俘虏,**碰上美国飞机,给打中了。日本兵自己倒是跑得飞快,管都不管船上的英国人,把大伙儿关在船舱底下。后来好在英国人自己想办法,又加上舟山那边的老百姓帮了点忙,才救出些人。有英国国会议员看了回来就问,这么个讲英国人的事,怎么是中国人拍的,不是英国人拍的?这导演叫方励,都五十多岁了,这片子算是他出山之作。

我学英语的,二战那会儿的原版电影,能看到的都看过,什么《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还有那些《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的翻拍版,一大堆。可这些,都是外国人讲外国人的事儿。二战中国人遭的罪,那也是真不是盖的。死的人很,湖南的、湖北的、山西的、陕西的,还有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的……人山人海。可这么多年下来,真要找一部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的中国电影,讲二战的,还真不好找。搁谁身上都得是件遗憾事儿。中国电影人的那股劲儿,从来没断过。总算有了《南京照相馆》这么一部。

我前两天听唐湘龙采访一个得过奥斯卡奖的华人评委,人家对这部片子也是赞不绝口。可有的人还没看就先觉得这电影肯定不行,怕看太吓人,说这电影一点都不反战。对这种人,我只想借用《哪吒》里的一句话,堵他那张嘴,“人心里的成见就跟座大山没啥区别,你使劲儿也搬不动。”《南京照相馆》里头,有个场景很心里不是滋味。就是南京城要被日本占了,城里的军队本来准备跑的,可因为搞不清楚状况,城门口碰上一帮守城的,以为他们是逃兵,**两边就打起来了,死的人那数不清。国家都快完了,兵没死在鬼子手里,倒死在了自家人枪下。内斗,中国搞了几千年,真是个老毛病,老也改不了。《南京照相馆》遇到的那些不公正的批评,跟那城门口的火并,还真有点像。不怕日本人怎么讲,也不怕老外怎么看,最难受的,还是自己人,因为误会,因为不懂行,因为死脑筋,对着这部好电影放冷箭。真是的,有时候想想,这电影要是能多看的人多点儿,少那么点偏见,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