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监在一般人眼里,那形象十个有九个都是坏的。但《大明王朝1566》里的杨金水,这人可有意思了,他坏,是真坏,阴损得很,可他又不是没良心,心里那点良知和义气,还是有的。司礼监掌印吕芳,是他干爹,曾经这么说过,杨金水,坏起来,比谁都狠;可要论好,他也是比谁都好。这话一点不假,杨金水这人,就是立体得很,有血有肉,不是脸谱化的人物。他在浙江搞改稻为桑那档子事儿,是全过程的参与者。本来他在浙江干完最后一年,把五十万匹丝绸出口任务给完成了,回宫里去,吕芳肯定得重用他,把他那套东西传下去。可谁知道浙江那摊子事儿,一下子就急转直下,形势**很糟,杨金水为了保住命,不得不走上了发疯这条路。这人坏不坏?可就算这样,他*没丢下职责,还是想着要保住皇帝的名声,保住干爹吕芳的命,把沈一石交代的事儿给安排妥当。杨金水**是个什么人。他的坏,他的狠,主要**在浙江那一段。他是个特殊的存在,毕竟在宫里混,身份摆在那儿,官场上的人,都得给他留个面子。他表面上就管着丝绸织造这一摊子事儿,可实际上他是为嘉靖在浙江弄钱的工具人。改稻为桑,国策,杨金水能不掺和吗?他肯定是全程跟着。嘉靖朝那三股势力,严党、清流、司礼监,在浙江都有代表。杨金水就是司礼监的人,他在浙江,就是嘉靖的忠实执行者,嘉靖的意志,他是一点不含糊地贯彻下去。从毁堤淹田,到甩锅给沈一石,再到嫁祸给胡宗宪,每一步,杨金水都参与其中。马宁远本来不想掺和毁堤淹田,可几句话,就被杨金水给说动了。赵贞吉到了浙江,杨金水给他上了第一课,就是教他怎么干。让郑何把沈一石的家产,以低价卖给了胡宗宪的乡党,然后又让赵贞吉下手,把郑何给办了。浙江发生的每件事,都和杨金水脱不了干系,可见这杨公公的心机,有多深,杀伐决断的能力,也远在严党和清流的执行人之上。河道决堤了,监管的李玄并没有直接参与,胡宗宪手里拿着马宁远的证词,要追究责任。杨金水一听,毫不犹豫地就把手下的人推出去顶罪。改稻为桑上,织造局和严党的利益是一致的。小阁老要毁堤,郑何、何执行,不**绕过江南织造局,要想得织造局的支持。杨金水乐意借严党的手,来实现改稻为桑。毕竟地方出事了,责任都在地方官员身上,织造局不用负责,太监们归宫里管。杨金水的忠实,是他对自己定位的准确。他曾说过,我们这些人,只有一个家,那就是宫里。为皇帝敛财的家奴,这就是他对自己身份的定位。他还说过,自己是皇上和老祖宗派到浙江的一条狗。杨金水被皇帝召见了,他在那儿,把毁堤淹田的真相,原原本本地叙述了一遍,没有隐瞒。他说出了浙江的实际情况,也客观地讲了一些贪官们的贪赃枉法行为,还有胡宗宪的公忠体国。所以嘉靖才对吕芳说,明面上不要什么赏赐,暗地里,得给点东西。杨金水在密室里,听到了海瑞审问郑何。这俩人为了自保,攀扯宫里,并且说出了毁堤淹田的真相。杨金水一听,就害怕了。毁堤淹田织造局没有直接参与,但牵扯到了宫里。为了保住宫里的体面,他曾经找到赵贞吉,恳求他痛下杀手。赵贞吉那人是狡诈的,海瑞又是至纯至**,都不是杨公公能拿捏得了的。改稻为桑,织造局是重要的一环。作为严党的同盟者,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杨金水只能牺牲自己,装疯,切断查下去的线索,苟且偷生,以此来保存最要紧的人。保住了干爹吕芳,*就保住了皇帝的面子。杨公公**了最难的一条路,他不能死,死了事情就会落到吕芳身上。他必须疯,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遭受煎熬,要瞒过赵贞吉、陈洪,一直到嘉靖面前,借沈一石之口,说出实情,为吕芳开脱。这份忠诚,**心酸,也是无奈。杨金水敛财,是为了皇上;作恶,也是为了皇帝。甚至,连命,也是皇帝的。这就是他的情谊。杨金水的情谊,沈一石是体会最深的人。沈一石在江南织造局当差在杨金水来到杭州之后,几年时间,他就摇身一变成了江南首富。在浙江改稻为桑那事儿中,他被选中,低价兼并土地的执行者,也是杨金水多年的合作伙伴,两人之间,是有感情的。芸娘,就是两人之间的纽带,是沈一石送给杨金水的对食。他花了二十万两银子,从秦淮河买来,在杭州伺候杨金水几年。改稻为桑的**,是严党和织造局都没想到的。沈一石那么精明的商人,在初期,并没有看清改稻为桑是一道死棋,他出钱出力,陷得太深,最后打着织造局的旗号去买田。走到这一步,他也知道了结局。沈一石的结局,不是杨金水能决定的,形势所迫。一方面,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买田,坏了嘉靖的名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改稻为桑失败了,胡宗宪打仗没有钱,只能查抄沈一石的家财。沈一石遗书中说: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回到杭州的杨金水,见到了沈一石,两人做了一番长谈。沈一石把杨金水摘了出来,他希望杨金水能帮他保全芸娘。杨金水说,我们这些人从小就没了家,做了这号人,讲得就是两个字,对上面要忠,对朋友要义。杨金水欠沈一石的情,沈一石欠芸娘的情,杨金水把沈一石的遗物,都给到了芸娘,让她和高翰文走,还拜托老祖宗吕芳和黄锦,好好照看芸娘。讲义气的杨金水,没有后悔。交沈一石**他为芸娘所作的一切,都是他对沈一石的愧疚。杨金水是嘉靖的家奴,他**绕开国家制度和法律,忠实地执行皇帝的意志。他对皇帝,是忠君的。杨金水曾经说,太监没有家,宫里就是这些人家。**宫里也并不是这些人家。铁打的皇宫,流水的奴才,若没有用了,就如同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