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热度最高的几部剧,排名已经出来了,《长安的荔枝》居然没进前五,第一名的剧倒是实打实地坐稳了头把交椅。要说《长安的荔枝》之前火得那阵势,真**不小。收视率高得吓人,热搜上挂着老掉牙了,短视频平台上也疯狂推,连荔枝都跟着卖得噌噌涨。可谁能想到,到了2025年影响力排名里,它居然连前五都没进去。反过来看那些排在前面的剧,哪个不是有***料。《子夜归》刚开播两小时,热度就冲上了24000,成了当年最快破纪录的剧。这热度也不奇怪,毕竟它讲的是白天是官差晚上当天师的故事,男女主角白天是官老爷和官家小姐,晚上就变身为捉妖师和夜妖国的猫公,双面人生*有看头。男主角性子跳脱,女主角冷静,俩格反差大,互补又冲突,角色形象很立体,感情线也好看。不过也有人说这剧逻辑乱七八糟,案件一个接一个没个谱,破案全靠主角嘴说,感情线也突兀,特效还忽好忽坏,有点不痛快。《凡人修仙传》今年暑假开播,首天热度就破了纪录,豆瓣7.5分,暑假档里**个中翘楚。这剧不搞什么天才修仙,就是把修仙写成普通人努力加上点小心机。男主角韩立既不是大侠也不是坏蛋,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社畜"。他出身不好,资质也一般,每次进步都跟吃力差不多。为了采药得躲几天,炼丹药还要算计成本,这样设定剧情就靠谱多了,也容易**有共鸣。但金晨演的南宫婉,有人觉得跟原著里**漂亮又温柔的姑娘差得远,表情僵硬,看着年纪大,演仙侠少女没灵气,这也是个争议点。《长安的荔枝》央视和网台都播了,收视率同期第一,热搜霸榜305个,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8亿,那算热门。这剧还把荔枝带火,可这么火的剧居然只排第八。细看之下,问题也不少。里面有些地方太蠢了,**开头郑平安突然被左相派去偷听,逻辑根本对不上。结局处狗儿变魂魄跟郑平安见个面,太假了,煽情也煽得尬。郑平安武力值那么高,杀人跟切菜差不多,右相那些人也不**跑掉。前半部分节奏快,讲李善德怎么用科学方法运荔枝,中段就拖了。为了凑集数加了些没用的情节,主线反而被冲淡了。原著讲小故事**大道理,拍出来一堆枝节,立意就模糊了,自然**人不住。《利剑·玫瑰》央视8套播了,连续6天拿第一,一共拿了16次日冠,热度真不低。这剧根据真实案件改编,讲拐卖孩子的案子,每集结尾还滚动播失踪儿童信息,跟"宝贝回家"合作,已经帮2万条线索找到主人,还在300个高铁站做防拐宣传。揭露的犯罪手法也让大家重视孩子安全。但作为刑侦剧,破案太随意,主角经常靠直觉,没逻辑。配角都像摆设,反派也脸谱化,没新意。《朝雪录》暑假播,16.37亿播放量,暑假网剧冠军。开头6分钟就交代了灭门案、沈莞变秦莞报仇,一集就出了好多主角和案子,节奏贼快。各种奇案一个接一个,验尸也特专业,但推理太直白,反派一眼就能看出是谁,没悬念了。有些剧情也不太合理,有争议。《桃花映江山》半小时破20000热度,首播市占率4.8%,两小时登顶热度榜。国内火,Netflix也买了,东南亚排前三。女主开局就是地狱**,救弟弟和亲,弟弟被抓,自己中毒,但她没认命,进城、进相府都应付得不错。复仇戏刺激,但有人觉得女主动机不成立,坠崖后剧情就乱了,主角都变蠢了,结局也太仓促。《锦绣芳华》是《国色芳华》续集,开播就第一,连着16天第一,还发行到80多个国家,带唐装海报去海外。节奏快,三分钟一小冲突,五分钟一大反转。权谋、商战、女性成长三条线结合,24集讲完三条线,不拖沓。但广告太多,女主太完美,没真实感。沈梦辰瘦削外形不符合唐代审美,演技也挨骂,出场还让收视率掉。《以法之名》14集收视2.3亿,均集1.532%,排前面。19.51亿播放量,双料冠军。演员演技好,选材也重中之重。讲检察院查司法人员腐败,填补了法治剧空白,敢挖司法系统敏感问题,黑恶势力渗透全链条,没突破过。主创跑了四个省十多个城市采风,采访100多个检察官,确保真实。场景道具都还原检察工作,****到检察官情调。《扫毒风暴》收官10多天,会员收入、开通数、广告收入都是第二,除了高收视率,商业价值也高。90年代背景,讲禁毒工作,有历史意义。剧情多线交叉,缉毒警察、正邪斗、境外暗线三条线结合,非线性剪辑用得妙,把制毒师跑路和缉毒警察黑化交叉着放,悬念足,刺激。不只讲主角,配角也出彩,整个故事饱满。第一名是《生万物》。央视8套播创下频道纪录,视频网站单集破亿,还带火原著小说和拍摄地。开头"土匪绑架新娘、亲爹不赎、妹妹顶替"等情节抓住人,还用倪大红和林永健吵架等笑点调剂,不沉重。用"量地绳、烧地契"等古代符号,打囤踅谷仓等春耕仪式,增加文化真实感。讲土地和中华文化,**农耕文明,跟剧里少见的。剧组实景拍,两百亩麦田按节气种,服装做旧,群演细节到位,**感觉真实,泥土味、冷风都**能闻到。《生万物》能排第一,确实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