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阵地》:烽火中的文化坚守,冯绍峰李晨带你重温那段峥嵘岁月烽火中的笔尖:文化抗战的别样战场最近啊,不少剧迷都在问,又有一部大制作要开播了!这次可是冯绍峰和李晨联袂出演的抗战剧《阵地》,9月16号就要在CCTV-1首播了,而且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都会同步播出。这剧可不得了,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点剧目,还是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想想看,冯绍峰、李晨这两位实力派演员,再加上高希希导演,钱林森编剧,这阵容,能不好看吗?《阵地》这部剧,讲的是1938年到1944年间的桂林文化抗战运动。你可能听说过正面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但有没有想过,在那些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我们的文化人也是一样在战斗?他们没有枪,但有笔,有墨,有纸,他们用文化作武器,坚守着文化阵地。这部剧,就是要带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看看那些文化名人,是如何用文化来抗战的。文化名人集结号:谁是你心中的英雄?剧里啊,塑造了夏衍、郭沫若、田汉、焦菊隐、巴金、徐悲鸿、丰子恺等几十位文化名人。这些名字,可能有些朋友比较陌生,但他们在中国的文化史上,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比如夏衍,他是《救亡日报》的创办人,用笔杆子跟敌人斗智斗勇;郭沫若,不仅是诗人,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田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那可是咱们国歌的歌词作者啊!想想看,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还能坚持创作,还能为抗战出力,这份精神,是不是特别值得我们敬佩?剧里会展现《救亡日报》的创刊,话剧《一年间》的创作,桂剧《梁红玉》的改革,陶行知岩洞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文化人的风采。以文化人,以文抗战:精神跨越时空依然闪光《阵地》这部剧,传递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以文化人、以文抗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用文化来教育人,用文化来抗战。在那个年代,文化就是力量,文化就是武器。他们用文化来鼓舞人心,来凝聚力量,来抵抗侵略者。这种精神,跨越了80多年的岁月,依然熠熠生辉。现在,我们虽然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但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潮涌动,我们需要用优秀的文化来滋养自己,来提升自己,来抵御那些不良的文化影响。这也是《阵地》这部剧的现实意义所在。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在抗战时期,除了剧里提到的这些文化名人,还有哪些人值得被记住?他们在你心中,算不算得上是英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参考资料: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预告2. 爱奇艺电视剧介绍3. 腾讯视频电视剧介绍4. 优酷电视剧介绍5.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关于桂林文化抗战运动的介绍